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陶行知提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题目

陶行知提出“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教师要跟学生学,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考生答题能表达出这几层次的意蕴就可)这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微妙之处,十分必要;因为向学生学,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贴近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向学生学,才能容易与学生建立起心理和情感沟通和交流的通道,形成共同的精神生活内容,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一个教师如果不注重向学生学如何教他,要取得盛产不仅艰难,而且有时是不可能的;向学生学不仅是教好学生所必需,也是教师师德的良好表现。

第2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提出者是( )。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正确答案:C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第3题:

陶行知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突出了教是为学服务的观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谈谈你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为什么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在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在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在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在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在受社会革命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在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在受坏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着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兴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第5题:

温家宝认为素质教育可以用6个字概括——教是为了不教。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 “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过程的双边性规律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 结合规律。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同时,还要求处理好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 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进行自学。温家宝说, 从大的方面讲,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素质。但素质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 的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的释放和全面的发展。这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重视。
(2)此外,还体现了在教学中要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注重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第6题: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告戒教师要"跟学生学","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qu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告戒教师要"跟学生学","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这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微妙之处,十分必要 ;因为向学生学,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贴近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向学生学,才能容易与学生建立起心理、情感沟通和交流的通道 ;向学生学不仅是教好学生所必需,也是教师师德的良好表现。

第7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


答案:对
解析:

第8题: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


答案:学做真人

第9题:

陶行知说“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解析:
这句教育名言表达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就需要具有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古有圣贤“传道、授业、解惑”;今有“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危急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柔弱身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动天地的大爱赞歌;另有无私奉献的最美深山教师——任建慧,她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贫瘠荒凉的山村,任岁月在她脸上刻下无数的沧桑,她也无怨无悔。她们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展现了人民教师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

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教师必须淡泊名利、坚守高尚情操,甘为人梯。奉献是师德的灵魂,在这个相对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教师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这种境界和追求,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最好注解,也是对陶老先生之言的最好解读!

第10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意“教学做合一”,强调(  )。

A 、 “学”是中心
B 、 “教”是中心
C 、 “做”是中心
D 、 “教”与“学”是中心

答案:C
解析:
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幼儿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教学做合一”就是要以“做”为中心。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