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特岗教师招聘

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题目

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开心妈妈”活动设计方案
1.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尝试关心妈妈,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手镯。
2.活动准备
(1)邀请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2)请两三位家长准备介绍孩子成长的过程。
(3)塑料、木质串珠、塑料管、塑料绳若干。
3.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①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
②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2)请幼儿和妈妈做游戏:我爱妈妈。
玩法:幼儿和妈妈背对背坐,根据老师的提问,如: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事情?妈妈先写出来,再请幼儿说出,看是否一致。
(3)请两三位家长分别通过录像、照片或课件等形式介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劳。
(4)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个手镯,给妈妈戴上,并亲吻妈妈。
(5)游戏活动:《送给兔妈妈的礼物》
①活动目标:让幼儿练习双腿夹棒向前跳跃。
②活动准备:用旧报纸卷成一根小纸棒,人手一份;小筐、各种蘑菇、萝卜的卡片若干。
③活动过程:
教师扮兔妈妈,请幼儿扮演小兔,在两腿间夹着纸棒,从起点跳到终点采蘑菇或萝卜,接着跳回到起点,将蘑菇放入筐中,其他幼儿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一只“小兔子”将筐中的蘑菇和萝卜送给“兔妈妈”。
提醒幼儿蹦跳过程中不能将纸棒跌落,否则要重新开始;一次只能采一个蘑菇或萝卜。
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减少等待时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围绕节水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水资源的宝贵,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2.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干枯的盆花、脏娃娃、白帽子、水、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设题.幼儿讨论
  师:娃娃家的娃娃脏了怎么办?
  幼:把它拿去洗洗。
  师:做完纸工后。小朋友的手上粘满了浆糊怎么办?
  幼:去洗手啊。
  师:花儿快干枯了,怎样才能救活它? 幼:给它浇水呀。
  2.幼儿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用水,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结果发现水没了(活动前教师关掉盥洗室的水闸)。
  (二)帮助幼儿探究原因
  1.师:为什么没有水了?
  2.教师讲出原因:早晨来园时,看到水龙头滴答滴答地在漏,足足滴满了一盆,小水滴说了许多的话,请小朋友们听一听。
  (出示一盆水)“我真生气,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还在滴答滴答地流着,我真伤心!许多人把我当宝贝,说我用途很大,能帮助人做许多事情,大家都离不开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总是不拧紧水龙头,瞧!我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泪整整流了一盆,这次我太伤心,太生气了,我真不想让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问
  师:小水滴生气了,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幼:和它说对不起,我们再也不浪费水了。
  师: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幼:不能洗手、没有水喝会口渴……
  师:水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下雨给树木、庄稼浇灌……
  (三)引导幼儿尝试和讨论
  1.请幼儿用这盆水去做刚才没水时无法做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打开水闸后,再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体会有水的喜悦心情。
  3.讨论:如何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第2题:

围绕保护牙齿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洁白的牙齿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知道如何才能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3.使幼儿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活动准备
1.牙齿的挂图。
2.关于保护牙齿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呈现牙齿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牙齿。
(1)呈现牙齿的挂图。
(2)引导幼儿观察牙齿,包括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
2.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
(1)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的颜色和整齐度。
(2)比较谁的牙齿更加整齐、洁白。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有的人牙齿整齐、洁白,而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或发黑?
4.介绍如何才能生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1)换牙时应注意不用手摇动松动的牙齿。
(2)换牙时不要吃很多软糖。
(3)坚持早晚刷牙。
5.呈现有关保护牙齿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如何保护好牙齿。
(1)酸甜食物会破坏牙齿的保护层,使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因而睡前不应吃酸甜食物。
(2)坚持早晚刷牙,能够清除口腔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6.教师进行小结。
想拥有整齐、洁由的牙齿,就要注意保护牙齿。

第3题:

以“有趣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的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有趣的小动物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感受它们的有趣之处。
2.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园);
2.小动物图片:小鸟、小鱼、小兔、小鸡、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青蛙若干。
活动过程:
1.激趣——知道小动物(小鸟、小鱼、小兔)的主要特征 (老师带孩子来到活动室)
师:美丽的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今天,有几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小朋友来做游戏。我们小朋友去找一个小动物做朋友吧(随讲解摆放四个放小动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动物朋友问个好!你找到的小动物朋友是谁呀?它的名字叫什么?小鸟(小鱼、小兔)哪里长得比较有趣?还有谁也找到小鸟(小鱼、小兔)做朋友的?数一数。
(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包括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幼儿自由认知探索某种动物的信息,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发现,把握幼儿的语言表述状况,引导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动物朋友的特征、有趣的样子。)
2.探秘——了解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出示背景图)
师:小动物想出去玩儿了。这里有什么(天空、草地、小河、花园)?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动物,想一想,它喜欢到哪里去玩?(请小朋友个别讲,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示范送一送,然后再分组送小动物游玩。)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把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吧!
(1) 第一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鸟、小鱼、小兔到背景图。
(2) 师:看一看小朋友送得好不好?
师小结: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小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兴地做游戏呢。看见小动物们玩得很高兴,其他一些小动物也来了。
师:谁来了,猜一猜?(师模仿动物叫声、动作演示、儿歌朗诵等。图片出示: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去玩,想请我们,小朋友把它们送到它们喜欢的地方去玩。这些小动物喜欢到哪里去玩?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送到它们喜欢玩的地方去吧。
(2)第二次送小动物游玩。幼儿送小鸡、小鸭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到背景图。 (分组送小动物去玩,教师评价。)
3.活动结束
师:小动物们都出去玩了,我们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吧! 放有关动物音乐,全体幼儿模仿小动物出教室,活动结束。

第4题:

围绕彩色的世界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答案:
解析: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内容创编儿歌。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三原色颜料、纸片及混色变化后的纸片颜色。

  2.透明玻璃瓶及玻璃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三个透明的装有清水的玻璃瓶及三原色颜料,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将三种颜料分别滴入三个装有清水的瓶中,请幼儿观察,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教师演示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今天,红黄蓝这三个颜色宝宝要来给小朋友们变魔术,他们三个相互搭配在一起就能变出一种新的颜色。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1)每组幼儿几个玻璃瓶,三原色颜料及纸片。

  (2)幼儿自由搭配三原色,观察其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5题:

以“泡泡”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泡 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彩泡的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想出办法并通过操作让吹出的泡泡有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多个盛水的盆,用“餐洗净”溶解的水?
2.吸管、笔管、铁制图形框、一次性口杯。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金鱼吐泡泡图片,让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它在干什么。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吹泡泡,幼儿追泡泡,引起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提问:泡泡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二)幼儿尝试自己吹泡泡
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支废旧的笔管,先问问小朋友这支笔管能不能吹出泡泡,不给幼儿肯定或否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
2.教师先给幼儿发自来水,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他们的水和老师的水是不一样的,重点是缺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
3.幼儿从盆中取一杯水,自由吹泡泡。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你们吹出泡泡来了吗?
(2)老师怎么吹出泡泡来了呢?
(3)教师叫个別幼儿用老师的水吹泡泡,然后问:小朋友们的水为什么吹不出泡泡?
5.教师给幼儿的水里加上 “餐洗净”,然后再引导幼儿吹泡泡。
(1)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3)怎样能吹出许多泡泡?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讲出自己的吹法。
6.教师给幼儿发一端剪开分叉的吸管,问幼儿这种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教师还是不给予肯定或否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
(1)这种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
(2)它吹出的泡泡大还是笔管吹出的泡泡大?
(3)为什么一端分叉的吸管吹的泡泡大?
7.教师出示铁制小图形框,问幼儿这样的图形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尝试并回答。
(三)引导幼儿思考
1.你看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2.你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飘越高?
(四)欣赏儿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映着脸儿笑,
一二二四五六七,
五彩泡泡满天飘。
(五)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注意不要将“餐洗净”水吸到嘴里。

第6题:

围绕蔬菜营养多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2.了解各种蔬菜的食用部位,尝试按食用部位对蔬菜进行分类。
3.知道多吃蔬菜身体好。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食物若干、挂图、卡片若干、磁带、录音机、胡萝卜雕刻印章、橡皮泥、泥工板、白纸若干、剪刀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请出“蔬菜宝宝”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的蔬菜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让我们来瞧一瞧它们到底是谁。”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吗?你喜欢哪一种蔬菜?为什么?喜欢吃哪一部位?为什么喜欢吃?
3.出示一副植物生长图(马铃薯),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教师小结:不同的植物我们吃它们身体的不同部分,植物身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多帮助的。
(二)猜谜语,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白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白漆桶,清甜可口好小菜。(白萝卜)
提问:
(1)说一说白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
(2)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
(3)(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胡萝卜)
教师小结:因为白萝卜的营养可丰富了,可以凉拌吃,可以炒菜,可以煮着吃,吃了还可以使皮肤白净,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
提问:
(1)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果实)
(2)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西红柿、茄子、辣椒)
教师小结:黄瓜是绿色的,形状弯弯的,味道香甜,可以生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吃了可以降火,还可以解渴,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3.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蔬菜?(白菜)教师说说白菜的样子。
提问:
(1)请小朋友想想,我们吃的是白菜的哪一部分?你们知道吗?(叶)
(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啊?(青菜、菠菜)
教师小结:因为白菜的叶和茎是连在一起的,它的茎和叶都可以吃,所以平时我们吃的白菜都是把叶和茎煮了一起吃。
4.这是什么?(土豆)教师介绍土豆:发芽的土豆含有毒素,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它是长在土里的。
提问:
(1)我们吃土豆的哪一部分?(茎)
(2)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茎啊?(洋葱、芹菜)
(三)考考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多蔬菜卡片,请小朋友们帮助蔬菜分类,把吃的部分相同的蔬菜归一类,比如白萝卜吃它的根,那就在卡片中找找和它一样是吃“根”部分的蔬菜归类到这组。
教师小结:蔬菜营养丰富,各种颜色的蔬菜都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四)游戏
请个别幼儿表演,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卡片,让幼儿根据蔬菜的体征找朋友,看看自己手上的蔬菜卡片是吃它的哪个部分的,然后听音乐找朋友,并能自由地夸张地表现可爱的蔬菜在跳舞。
(五)品尝蔬菜
教师出示用西红柿、黄瓜、胡萝b、土豆做的各种沙拉,请幼儿品尝,让幼儿边品尝边讲讲口感如何,逐步意识到多吃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己做到不挑食,使身体长得更棒。
(六)分组美工创作
1.画蔬菜;
2.泥工蔬菜;
3.给蔬菜涂色;
4.剪贴蔬菜(分类);
5.蔬菜拼图。
活动结束
展示作品
延伸活动
下次的活动中我们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7题:

围绕帮水宝宝搬家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帮水宝宝搬家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准备:幼儿在以前的玩水过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征。
2.物质准备:水盆、水桶、杯子、空矿泉水瓶、海绵、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交流不同信息,教师梳理归纳。
老师请来了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好朋友(水宝宝),出示一盆水,通过观察和感知,鼓励幼儿说说水的特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
2.玩水活动。
水宝宝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边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们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助水宝宝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帮助水宝宝,然后尝试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宝宝玩一会儿。
3.帮水宝宝搬家:采用分组比赛形式,教师巡回指导。
(1)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把水宝宝运到水桶里,哪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绍比赛规则:水盆和水桶不能离开原地;把所有水宝定都运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记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评委老师介绍向己队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评委老师帮助记录,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5.活动延伸。
浇花:水宝宝说:“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不能只知道玩,还要帮助妈妈干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们要去让花草喝水),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拿着我们的工具去给花娃娃喝水吧!

第8题:

围绕“宝宝的一天”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语言的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活动内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说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体验在幼儿园与老师同伴相处的快乐。
(2)乐意与同伴交流,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初步的认识与感知。
(2)材料准备:妞妞指偶一个;电话、手机玩具或替代物(积木)人手一个;小熊胖胖手偶一个;动物毛绒玩具与幼儿人数相等;电话机人手一部;在每张桌子上放一至两个玩具合相应的电话机,并放上代表电话号码的数字卡片。请一个大班幼儿扮演“妞妞”;老师扮演妈妈。请一位老师扮演小动物甲,与老师进行情景表演。实物投影仪,以及幼儿一日生活的相关照片。
活动过程:(多媒体演示-情景感知-游戏感知-分享提升。详情略。)

第9题:

围绕认识不同颜色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奇妙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颜色配色后发生的变化。
2.让幼儿学会辨别不同的颜色,并积极关注生活中有色彩的事物。
二、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
2.色卡。
3.红、黄、蓝三种颜料水。
4. 一次性塑料杯。
5.毛巾、纸巾。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小蓝和小黄》导入。
(1)教师讲述《小黄和小蓝》的故事。
(2)故事讲到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绿色时,教师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他们会跟爸爸妈妈怎么说这个好消息?
2.教师示范。
(1)教师引导:黄色和蓝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吗?我耍来试一试。
(2)教师将蓝色颜料水和故色颜料水倒入塑料杯中,请幼儿观察变成了什么颜色。
(3)教师将黄色和蓝色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出示色卡),然后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也是绿色的。
3. 让幼儿动手验证这一现象。
4.再投放红色颜料瓶,请幼儿进行配色游戏,感知多种配色方案。
(1)请小朋友分组,进行配色活动。
(2)请幼儿交换场地,进行另一种配色活动。
(3)请小朋友说一说,变出的是什么颜色?是怎么变来的?
(4)教师将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出示色卡);红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出示色卡);蓝色和红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紫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还有什么物品是这个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漂亮的颜色?
5.到室外找颜色。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我们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好吗?

第10题:

围绕帮水宝宝搬家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同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健康领域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准备:幼儿在以前的玩水过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征。

  2.物质准备:水盆、水桶、杯子、空矿泉水瓶、海绵、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交流不同信息,教师梳理归纳。

  老师请来了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好朋友(水宝宝),出示一盆水,通过观察和感知,鼓励幼儿说说水的特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

  2.玩水活动。

  水宝宝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边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们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助水宝宝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帮助水宝宝,然后尝试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宝宝玩一会儿。

  3.帮水宝宝搬家:采用分组比赛形式,教师巡回指导。

  (1)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把水宝宝运到水桶里,哪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最多。

  (2)介绍比赛规则:水盆和水桶不能离开原地;把所有水宝宝都运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记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评委老师介绍自己队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评委老师帮助记录,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5.活动延伸。

  浇花:水宝宝说:“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不能只知道玩,还要帮助妈妈于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们要去让花草喝水)。”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拿着我们的工具去给花娃娃喝水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