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题目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我国古代公文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发展过程:
(1)恩格斯把文字应用文献记录,即文书的出现当作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2)在我国,文书的出现可上溯到夏、商、周三代。《周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而官以治,万民以察。”
(3)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4)西周:设立了专门管理文书的机构与起草文书的官吏。这说明,在我国,作为国家管理工具的公务文书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有三四千年历史了。
(5)自商周战国期间长期汇集而成的《书》(汉初称之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其中收集《汤诰》、《大诰》、《康诰》的告民众书;《甘誓》、《汤誓》、《牧誓》等誓词,命令如《文侯之命》等。《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
(6)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
(7)汉代及稍后,又出现了“章”、“表”、“疏”、“议”、“启”等上行文;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的平行文种有“移书”、“关”、“刺”“咨”的使用;下行文则有“令、谕、制、教”等。(8)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在颁发新的公文程式中,规定的公文文种有:“令”、“咨”、“呈”、“示”、“状”五种。
(9)汉代以前,我国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金石、甲骨、青铜、竹木、缣帛等。其中竹木的使用延续娄朝。直至东晋末年,太尉桓玄下令公文统一用纸。

第3题:

简述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在秦朝的发展。


正确答案:
监察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御史源于周时的史官,是为天子掌管文书档案的官员。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掌赞书而援法令”,进而负有某种非专任和经常的监察责任,并渐渐形成机构和一套制度。到汉代发展成古代中国特有的监察制度。从渊源关系上讲,秦代可说是古代监察制度的发端:原秦国时已有御史之职,行使监察职能发端于战国末期。据《史记》,统一六国后秦代在中央设立御史府,以御史大夫为该府长官,掌监察,其位略次于丞相。有权监视百官,并随时向皇帝禀奏、进谏,参与机要。下设御史中丞二人,负责执掌图籍兼纠察,并受命巡视政事和司法审判。时人谓:秦始皇“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专事告密的御史大夫当然最为皇帝宠信。随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全国的建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皇帝对百官的全面控制,给御史大夫以三公之位,加重其职权,对全国实行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查,并向地方派出监御史,对地方实行监察。秦代监察制度虽属初创,尚不完善,但为汉代以后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秦一代,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到二世三年(公元前206年)败亡,共历l5年。在这短短的15年里,统治者任法专刑,以为天下统一,可以“意得欲从”而“臣畜天下”了,始皇末年(公元前209年)更是“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加之征伐徭役,赋敛无度,使百姓发出“阿房、阿房,亡始皇”的怨怒之声。《史记。秦始皇本纪》讲,及至二世,“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致使“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终于导致《汉书·刑法志》所说的“天下愁怨,溃而叛之”。在陈胜、吴广的反叛带动下,秦朝迅速灭亡了。

第4题:

简述我国古代历代农民起义口号的发展。


正确答案: (1)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
(2)东汉末张角黄巾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唐末黄巢起义表现出了“平均”的思想和要求;
(4)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
(5)南宋钟相、杨么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
(6)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
从农民起义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农民起义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农民阶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政治发展到经济,然后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影响了后代的农民起义,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5题:

简述神权法思想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发展与变化的情况。


正确答案: 神权法在夏、商、周的发展过程是: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朝的统治者已经开始用"天命"、"天罚"的思想给其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发展到商代,统治者将自己的统治与天神联系在一起,宣扬自己是天神在人间的代理人。神权法思想在西周有了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周公提出"以德配天"说,宣扬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周的统治者也主张"天罚"论,认为不服从奴隶主统治的,就是违反天命,他们要代天处罚他。"以德配天"说的提出一方面意味着神权法思想的动摇,另一方面也间接地表现出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6题:

简述我国古代图书贸易的产生。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图书贸易的产生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⑴汉武帝后期至汉元帝初期我国出现了专以售书为业的书肆。
⑵西汉末年,我国出现了第一个书籍集市―槐市。
⑶到了东汉,书肆中心转移到洛阳等大城市,出现了佣书有的佣书集抄书、售书于一身,自抄自卖。魏晋南北朝时期,佣书业有了更大的发展,佣书业的发展,一直持续到隋朝末年。
这前后600多年间,是我国书籍贸易的逐步产生时期。

第7题:

简述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正确答案:1、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启动“星光计划”

第8题:

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参考答案:

(1)早王国时期(3100BC-2686BC.:出现了国家形式,并开始了统一运动
(2)古王国时期(2686BC-2181BC.:埃及历史进入了统一的时代,王权得到加强,也叫法老的时代。
(3)第一中间期(2181BC-2040BC.:埃及历史上一个比较动乱的时期
(4)中王国时期(2040BC-1786BC.: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夺,南方的底比斯崛起,重新统一了埃及
(5)第二中间期(1786BC-1567B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希克索斯人)共同作用,使埃及历史经过又一个动乱时期。
(6)新王国时期(1567BC-1085BC.:埃及重新统一,并进入极盛时期,对外战争进行多次征战,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7)后王国时期(1085BC-332BC.:埃及历史上比较衰弱的时期。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外族入侵频繁以及宫廷内部争斗十分激烈。
(8)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332BC-642AD.:埃及沦为马其顿和罗马附庸的时期。


第9题:

我国古代公文产生的条件?


正确答案: 产生条件: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式,在共同劳动与共同生活中表达思想,相互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又渐渐产生了表意与表声的原始刻写符号与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发明是人类文化演进的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语言的书面形式才得以出现,临民治事的文书才能产生。

第10题:

我国古代札体公文的发展期是()。

  • A、唐
  • B、宋
  • C、明
  • D、清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