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考试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中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B、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C、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D、海西经济区是以上海为主体,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

题目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中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
  • B、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 C、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
  • D、海西经济区是以上海为主体,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背景和有利条件及优势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徐徐开启。这一大变局是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各条线索分头发展,进而在某一个特殊时点上的交汇。在这一历史性的大变局中,中国的快速崛起是重要的自变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触动了某些国家的敏感神经,提高了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借机发动对我国经济、企业、网络、经贸,甚至意识形态和制度等全方位的打压,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恶化,迫使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路子。也要看到,开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旧的比较优势有所减弱、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增强之下,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借助全球化的浩荡东风,我国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与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率先形成了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面向世界市场生产,形成了出口替代型经济模式。这一过程与过去几十年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一起,推动着我国形成新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业中心,造就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庞大的制造和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年比一年高,已成为拉升经济的重要内生力量,我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单体市场,总量、规模、空间、纵深非常广阔。巨大的市场不仅对其他国家有巨大吸引力,也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显著的新型比较优势,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由于过去相当多的国内企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生产、面向投资制造,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尽管巨大,但与国内庞大的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并不完全相符,以解决有无为主的中低端制造能力与当下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供给端工业制成品过剩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并存。这都表明在供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2015年以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的,新发展战略也可以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有利条件及优势: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消费能力。近年来,我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越来越为各方所认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价值也越发清晰。我们常用以下几个数字说明中国这一超大规模经济体之“大”:14亿人口、9亿劳动力、4亿中等收入群体、1.2亿各类市场主体。我国已成为消费大国,消费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且连续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巨量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实施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市场、促进消费升级的坚实基础。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巨大的生产能力。中国几乎拥有现有200多个产业门类中的所有领域和行业。可以这样说,当今世界上用于满足消费者的普通消费品,没有中国不能制造的,也没有一个中国制造加入后价格不下来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速度加快,消费者需求导向更加明显,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性有所增强。这为形成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每一个中国人都亲身体会到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好处,从上到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心和意志都更加坚决。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预示着一些长期以来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问题将陆续得到解决,也将为我国新发展格局创造更好的制度基础。蓬勃兴旺的创新势头。创新是经济繁荣的根源。随着近年来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的打压,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痛切地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力量和国家命运的极端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实践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行动已深入人心,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到处能看见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潮。这种源于每一个个体的深层次动力,也是我们转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


第2题:

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

B.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C.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5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

D.“十二五”时期,火电将不再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


正确答案:D
“十二五”时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特别是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作用。

第3题:

论梯度推移学说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


参考答案:1、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应用; 3、有关梯度推移学说的新观点;4、对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4题:

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
  • B、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 C、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5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
  • D、“十二五”时期,火电将不再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

正确答案:B

第5题:

以下关于能源发展新格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供给更充裕
  • B、能源供给更紧缺
  • C、能源保障更可靠
  • D、能源平台更坚强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缓刑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根据此条规定可知,并不是所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适用缓刑,而只有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属于缓刑适用范围,因此c项说法有误,答案为C。

第7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为实现区域协调开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包括( )。

A:东部地区的发展格局
B:中部地区的发展格局
C:西部地区的发展格局
D:东北地区的发展格局
E:珠江、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格局

答案:A,B,C,D
解析:

第8题:

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于发展来源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区域发展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理论的发展。


第9题:

关于我国的外汇储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
  • B、外汇储备经营始终坚持“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
  • C、2010年我国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 D、外汇储备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有利

正确答案:D

第10题:

2015年3月,我国作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的决策,并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列为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柱。这一决策的经济意义是()

  • A、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格局
  • C、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区域间同步发展
  • D、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