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执法考试司法行政系统专业知识(监狱警察)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罪犯构成较之20世纪50、6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从犯罪性质上看,由反革命罪犯、社会渣滓为主转变为以侵犯财产型罪犯为主B、从犯罪年龄上看,由中老年罪犯为主转变为中青年罪犯为主C、从罪犯的文化程度上看,由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罪犯占较大比例转变为文化程度低下和文盲、半文盲的罪犯占较大的比例D、从犯罪趋势上看,一些新的犯罪类型,从无到有,逐渐增多

题目

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罪犯构成较之20世纪50、6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 A、从犯罪性质上看,由反革命罪犯、社会渣滓为主转变为以侵犯财产型罪犯为主
  • B、从犯罪年龄上看,由中老年罪犯为主转变为中青年罪犯为主
  • C、从罪犯的文化程度上看,由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罪犯占较大比例转变为文化程度低下和文盲、半文盲的罪犯占较大的比例
  • D、从犯罪趋势上看,一些新的犯罪类型,从无到有,逐渐增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监狱对罪犯的教育具有( )效应。

A.预防犯罪

B.使罪犯转变认识

C.提高罪犯综合素质

D.增强罪犯就业竞争能力


正确答案:BCD
监狱对罪犯的教育具有以下效应:(1)使罪犯转变认识;(2)提高罪犯综合素质;(3)增强罪犯就业竞争能力。

第2题: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罪犯关押活动进行监督。下列对罪犯合法关押的有()。

A、男性罪犯和女性罪犯实行分押分管

B、成年罪犯和未成年罪犯实行分押分管

C、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改造表现等情况,实行分押分管

D、女性罪犯由女性人民警察直接管理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监狱应当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结合罪犯的()、()、(),对罪犯进行分类,开展分类教育。

A.危险程度

B.恶性程度

C.接受能力

D.文化程度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改造罪犯
B.惩罚罪犯
C.教育罪犯
D.预防犯罪


答案:D
解析:
刑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的发生,既包括预防被判刑的罪犯重新犯罪,也预防社会上有可能实施犯罪的人犯罪,即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而改造罪犯、教育罪犯和惩罚罪犯是刑罚的功能,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手段。

第5题:

常见的罪犯构成类型有( )。

A.罪犯自然状况构成

B.罪犯犯罪性质构成

C.罪犯刑罚种类构成

D.罪犯认罪服法状况构成


正确答案:ABC
罪犯构成是建立在对罪犯人口的类型化基础上的,而这种类型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指标进行。(1)罪犯自然状况构成。罪犯自然状况构成是指以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自然因素为标准而对罪犯人口内部结构所作的划分和比较。例如,成年犯和未成年犯,男犯和女犯等。(2)犯罪性质构成。犯罪性质构成是指以罪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为标准而对罪犯人口内部结构所作的划分和比较。例如,财产型罪犯、性罪犯、暴力型罪犯和其他类型罪犯。(3)刑罚种类构成。刑罚种类构成是以罪犯被判处的刑种、刑期等为标准而对罪犯人口内部结构所作的划分和比较。例如,根据刑种将罪犯分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无期徒刑罪犯和有期徒刑罪犯;对有期徒刑罪犯,又分为长刑罪犯和短刑罪犯等。

第6题:

有权提出引渡罪犯请求的国家主要有()

A、受害的国家

B、罪犯居留的国家

C、罪犯本人所属的国家

D、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家

E、罪犯财产所在地国家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当前我国罪犯构成从判刑特征看,有明显增多趋势的是( )。

A.重刑犯、被判刑三次以上的罪犯

B.轻刑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

C.重刑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

D.轻刑犯、被判刑三次以上的罪犯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当前我国罪犯构成的特点。从判刑特征看,重刑犯(原判1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第8题:

根据法释23号文第二十六条:过失犯罪的罪犯、中止犯罪的罪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罪犯以及审判时未满18周岁的罪犯适用假释时可以依法从宽掌握。()


参考答案:错误,犯罪时未满18周岁

第9题:

针对减刑、假释的案件,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

A.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走私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
B.因罪犯有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拟提请减刑的
C.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减刑幅度大、假释考验期长、起始时间早、间隔时间短或者实际执行刑期短的
D.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考核计分高、号项奖励多或者鉴定材料、奖惩记录有疑点的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第6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调查核实:(1)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罪犯。或者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的罪犯;(2)因罪犯有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拟提请减刑的;(3)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减刑幅度大、假释考验期长、起始时间早、间隔时间短或者实际执行刑期短的;(4)拟提请减刑、假释罪犯的考核计分高、专项奖励多或者鉴定材料、奖惩记录有疑点的;(5)收到控告、举报的;(6)其他应当进行调查核实的。据此可知BCD选项均正确。A选项中,因走私犯罪并不在列举的罪名当中,且亦未限定为重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的犯罪,故不选。本题答案为BCD。

第10题:

新入监罪犯心理测试率要达到应测试人数的(),应测试罪犯,是指具备()文化程度、()的罪犯。


正确答案:100%;小学以上(含));能正常进行测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