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甲女曾被乙女欺骗,带丙男到乙家实施报复,在甲女的帮助下丙男将乙女强奸。甲女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构成强奸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构成报复陷害罪

题目

甲女曾被乙女欺骗,带丙男到乙家实施报复,在甲女的帮助下丙男将乙女强奸。甲女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 B、构成强奸罪
  • C、构成故意伤害罪
  • D、构成报复陷害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


正确答案:BD
解析: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甲的强奸行为超出了共同故意的范围以外,只能由甲单独负责。

第2题:

甲男、乙女系兄妹,为给父亲治病筹钱,经合谋后,由乙女将丙(8周岁)骗往游乐场玩耍,由甲男给丙的父母打电话,声称已经“绑架”了丙,要求丙的父母提供8000元现金放到指定地点。丙的父母了解到甲男和乙女的情况,心生怜悯,于是将8000元放到指定地点。甲男、乙女的行为构成:( )A.敲诈勒索罪既遂 B.敲诈勒索罪未遂 C.绑架罪既遂 D.绑架罪未遂


正确答案:B
敲诈勒索罪的既遂是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物。本题中行为人取得的 财物不是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而是基于怜悯心理而交付的。

第3题:

关于自杀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男与乙女系恋人,因婚姻问题受到各自家长的反对,遂相邀割脉自杀。乙女因害怕,不敢下手,遂请甲男帮忙将自己腕动脉割断,先甲男一步而行。正当甲男用刀割乙女的腕动脉时,被家人发现,未能追随乙女而去。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医生甲与患者乙有仇,遂对可能治愈的患者乙说:“你得了癌症,最多只能活两周了,人总是要死的,你不如自杀,这样早死早超生,你也少受会罪。”乙听后顿感人生无望,遂于第二日下午自杀。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甲男与乙女系恋人,但男方家长因女方家社会地位较低不同意这门婚事。甲是孝子,不忍心因此事与父母闹翻,遂拿来两瓶安眠药(一真一假),欺骗乙女说“今生不成相邀来世”。之后,二人各自吞服“安眠药”一瓶“自杀”,乙女香消玉殒,甲男苟且偷生。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甲男乙女通奸,甲男教唆乙女杀死自己的丈夫丙。乙女不愿意,甲男遂恐吓乙女称:如乙女不能杀死其夫,自己就会杀死乙女。乙女被逼无奈之下,自杀身亡。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ABCD
57.答案:A、B、C、D 考点:自杀行为与故意杀人罪讲解:如果相约自杀,由其中一方杀死对方,继而自杀未遂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所以A项正确,当选;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是一种教唆自杀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以C项正确,当选;行为人教唆自杀的行为使被害人对法益的有无、程度、情况等产生错误,被害人对死亡的同意无效时,行为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以B项正确,当选;凭借某种权势或利用某种特辣关系,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心理强制方法,使他人自杀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D项正确,当选。

第4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


答案:B,D
解析:
【详解】
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甲乙两人在盗窃范围内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但在强奸范围内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乙不成立强奸罪。故选BD。

第5题:

第 30 题 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项说法正确?

A.甲同时与卖淫女乙、丙发生性关系,构成聚众淫乱罪,属于必要的共犯

B.女教师甲分别诱使小学生乙、丙、丁(均为13岁)多次与其同宿,并发生性关系,甲构成猥亵儿童罪

C.甲男与邻居乙女为宅基地发生激烈争吵,晚上潜入乙女家,乘乙女睡觉之机,掐拧乙女腿、脸、臀部,还将一汤匙插入乙女阴部后逃走,构成侮辱罪

D.甲男与乙女曾订婚并交往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乙女与其断绝关系,甲男为此怀恨在心。某日甲男和几个同族兄弟在赶集时遇到乙女,甲男先是质问乙女为何悔婚约,继而对众人说乙女和他发生过性关系,不信可以看乙女小肚上有一个疤。接着甲等人验证乙女肚上的疤,当众将乙女的衣服扒光,构成侮辱罪


正确答案:B
[考点]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答案及解析] B。《刑法》第237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凡是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损害妇女的性的羞耻心,侵犯女性的自由权,破坏社会正常的性行为秩序的行为,就不再属于《刑法》第246条的侮辱行为,而应作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行为范围,D项不正确。

第6题:

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乙女10万元转让专利的费用,应归()。

A.乙女

B.乙女和甲男

C.甲男

D.乙女或甲男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某日晚,甲、乙如约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


正确答案:BD
解析: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所以,成立共同犯罪需要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在本案中,甲、乙只有共同盗窃的故意,没有共同强奸的故意,所以,甲、乙应当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而甲单独成立强奸罪,乙对甲的强奸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具体而言,本题考查的是共同实行过限行为的定性。

第8题:

甲男与乙女于2004年3月离婚。离婚后,甲男与丙女谈恋爱,但仍和前妻共同租房同居。11月某日,甲男将乙女装有大量现金的背包拿走。当天两人发生争吵,乙离开家,当晚甲男试图说服前妻跟自己回家。当时二人在一座桥上,乙女靠在桥的护栏边不从,两人在争执中一起翻入河中。落水后,甲男自己潜水上岸,逃离现场。乙女溺水身亡。关于甲男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恋爱期间与前妻同居的行为构成重婚罪

B.前妻乙女溺水时甲不救助是不作为犯罪

C.拿走乙女存款单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D.与乙女已经离婚,乙女溺水时不救助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ACD
【考点】不作为犯罪
【解析】甲男与乙女离婚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经济已经互相独立,因此,甲拿走乙女现金的行为构成盗窃,但是乙女之所以落水是由于甲男的先行行为引起的,故甲男对乙女落水后应予救助,其对乙女不予救助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

第9题:

甲男和乙女登记结婚后,以夫妻名义向丙借款20万元作购房用,但这笔钱被甲用来投资公司,因生产违法产品被撤销,投入的钱分文未回。后乙女诉之法院以感情破裂为由诉请离婚,甲男同意离婚但请求乙女共同承担丙的债务,乙女不同意,请问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A:由甲偿还
B:由乙偿还
C: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D:先由甲偿还,甲的财产不够偿还时再由乙偿还

答案:C
解析:
债务必须是夫妻双方同意而产生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只要夫妻双方有共同借债的意思,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为谁享有,也不论债务的用途如何,均应当认定为是夫妻共同债务。本题中,20万元是由甲乙共同向丙借得的,应属于共同财产,由甲乙共同偿还。

第10题:

甲女到乙男的办公室找乙男办事,乙男突然搂抱亲吻甲女,并把甲女按倒强奸,但甲女早对乙男有意,顺从地和乙男发生了性关系。下列对乙男定性错误的是:( )
A.不构成犯罪 B.强奸罪未遂
C.强奸罪预备 D.强许罪既遂


答案:A,C,D
解析:
强奸罪是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乙男有强奸的故意,并在强奸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强奸行为,结果是乙男与甲女发生性关系并没有违背甲女的意志,乙男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所以构成强奸罪未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