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某县公安局办理刘某殴打他人案,依法对刘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行政拘留执行2日后,刘某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获批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刘某的500元罚款也应当暂缓执行B、保证金必须由银行代收,任何情况下公安机关都不得代收C、若刘某不能提供担保人,应交纳1600元保证金D、县公安局应当在收到刘某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之时起48小时内决定

题目

某县公安局办理刘某殴打他人案,依法对刘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行政拘留执行2日后,刘某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获批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刘某的500元罚款也应当暂缓执行
  • B、保证金必须由银行代收,任何情况下公安机关都不得代收
  • C、若刘某不能提供担保人,应交纳1600元保证金
  • D、县公安局应当在收到刘某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之时起48小时内决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安局以刘某引诱他人吸食毒品为由对其处以15日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的处罚。刘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公安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传唤刘某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B:对刘某的处罚不应当适用听证程序
C:如刘某为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
D: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3个月

答案:A,C,D
解析:
(原答案为ACD,正确答案应为AD)。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行政拘留虽然不适用听证程序,可是,本案中刘某被并处3000元罚款,超过了可以组织听证的2000元罚款的数额,刘某有权仅就罚款的数额、事项,提出听证请求。B选项错误。根据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46条,D选项错误。

第2题:

刘某,1999年8月13日生,2017年1月因散布儿童失踪的网络谣言被县公安局抓获,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同时,县公安局经查发现刘某于2015年5月曾被收容教养。对此,公安机关正确的做法是( )。

A.因刘某未成年,不应当执行拘留处罚
B.因刘某未成年,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C.尽管刘某未成年,仍依法执行行政拘留
D.根据刘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答案:C
解析: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一)曾违反治安管理,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二)曾因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三)曾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四)曾被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五)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本题中的刘某在2015年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2017年1月虽未满十八周岁,但此时刘某已经不是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应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因此选择C项。

第3题:

刘某在某景区内斗殴滋事,该景区所在的公安分局决定对其处以10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传唤刘某时,应当告知传唤原因及依据

B、传唤后对刘某的传唤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

C、刘某对行政处罚不服,应当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D、如刘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直接起诉的,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参考答案:A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原因及传唤依据告知被传唤人;B选项中的48小时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C选项中,刘某对该行政处罚不服的,不仅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D选项中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才能适用:1、对行政拘留处罚不服;2、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3、对被处罚人进行社会危害性审查; 4、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

第4题:

某公安局以刘某引诱他人吸食毒品为由对其处以15日行政拘留,并处3000元罚款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现场查获的吸食毒品工具,公安局可以先行保存
  • B、公安局现场执法时无需出示执法证件
  • C、如刘某提起行政诉讼,则暂停处罚的执行
  • D、如刘某提起行政诉讼,则由公安局所在地基层法院管辖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县公安局的刑警刘某在上班途中,遇到两个人在打架,刘某便上前劝阻,其中的一人张某出言不逊,刘某便拿出手铐将张某铐在栏杆上,由于用力过猛,致使张某的右手骨折。本案中对张某的受伤,应由谁来承担何种责任?()

  • A、由某县公安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 B、由某县公安局承担刑事赔偿责任
  • C、由刘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D、某县公安局不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给张莱适当的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A

第6题:

共用题干

县公安局以刘某强迫交易为由对刘某决定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刘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存在下列哪些情形,市公安局可以作出变更决定?()
A:在决定处罚前拒绝听取刘某的陈述和申辩
B:刘某的强迫交易情节特别轻微
C:适用的法律条文错误
D:刘某不满14周岁

答案:B,C
解析: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1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行政复议中止:(一)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五)一申请人、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六)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七)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八)其他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情形。”第42条第2款规定:“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中止行政复议,满60日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仍未消除的,行政复议终止。”综合上述规定,本题应选A、B项。


甲企业与县地税局达成的协议,其内容是有关税收义务这一公法义务的,故属于行政合同,而非民事合同。故A项错误。该协议实质是延期交税并提供纳税担保的协议,不损害公共利益,故B项错误。《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据此C项正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2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终止:……(四)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依照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达成和解的;……”据此,D项正确。


《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若存在A项情形,县公安局对刘某的处罚不成立(即该处罚在法律上不存在)。对不存在的处罚决定,市公安局无法作出变更决定,故排除A项。特别注意:在理论上,变更决定是指撤销原决定并作出新决定;而撤销必须针对存在的且有效力的决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7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一)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据此,被复议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明显不当、适用依据错误或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情形的,复议机关可作出变更决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若存在B项情形,应当减轻或不予处罚,但县公安局却对刘某顶格处罚,构成处罚“明显不当”,故B项应选。C项属于“适用依据错误”,故C项应选。《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据此,若存在D项情形,县公安局不应当对刘某处罚,故市公安局应当作出撤销决定,而非变更决定,故排除D项。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0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调解必须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申请人、被申请人均自愿才可进行。故A项错误。根据该款第2项,B项正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行政复议请求、事实、理由和调解结果,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据此,行政复议调解成功,从而终止复议审理,是以双方当事人在行政复议调解书上签字为准的,而非达成调解协议即可,故C项错误。根据该款第2句,D项正确。


本题中的税务所,是某县国税局设立的派出机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14条规定:“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根据该条规定,派出机构原则上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充当行政复议被申请人,除非“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税收征收管理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据此,本题中的税务所作出的罚款决定已经法律授权,故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够充当本案复议被申请人。《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本题中的被申请人是某县国税局的税务所,而国税系统实行中央垂直领导,复议机关只能是上一级主管部门,政府不是其复议机关。故本题由直接管理该税务所的县国税局作为复议机关。本题应选A项。特别注意:本题不能适用《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2款第2项之规定。因为县国税局不是县政府的工作部门,县国税局的税务所自然不属于“政府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


《行政复议法》第17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第18条规定:“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根据这些规定,A项是7日内、B项是5日内,C项是10日内,D项也是7日内。而《行政复议法》第40条第2款规定: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故本题应选A、B、D项。


《行政复议法》第37条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据此,A项正确。《行政复议法》第32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被申请人不履行复议决定,不存在申请法院执行的救济途径,故B项错误。《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8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一)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根据此项规定,C项正确。黄杰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据此,县政府可以将黄杰通知为第三人,而非追加为申请人。故D项错误。


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故A项正确。公安派出所是区公安分局的派出机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1款第2项,政府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为复议被申请人的,复议机关可以是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也可以是该部门的本级地方政府。故区政府可以充当本案复议机关,自然不存在转送复议申请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3条,复议被申请人的书面答复和举证期限是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4项,被申请人不按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综上所述,C项错误,D项正确。


《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达利公司显然与区人社局的决定有利害关系,故A项正确。《行政复议法》第33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

第7题:

丙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刘某收取违法行为人王某姐姐的现金2000元,对王某殴打他人的行为不予追究。负责查处刘某执法过错的是:

A.丙县公安局治安大队
B.丙县公安局法制大队
C.丙县公安局督察大队
D.丙县公安局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职责是负责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督察监督是内部监督的一种方式。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治安大队,是公安部门为了维持一方的社会安定、地方平安、居民安宁、社会动态、户籍管理、户口审批、人口统计而设立的专业队伍。
B项:根据《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第七条规定,县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领导本辖区的公安法制工作,组织、规划、协调、推动本辖区公安法制建设。具体职责是:
(一)综合研究公安执法问题,组织、推动解决本辖区公安执法问题;(二)组织或者协助起草、审核、清理、汇编有关公安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三)审核、呈报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案件;
(四)办理听证、行政复议、国家赔偿案件,代理行政诉讼案件;(五)组织、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检查、个案调查、执法过错责任认定等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六)参与研究、处理重大、疑难案(事)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七)依照规定对有关案件进行法律审核;(八)管理公安法律文书;(九)依照规定组织、开展民警法律学习培训工作;(十)组织、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和信访工作,办理执法问题的请示;(十一)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可见,法治大队负责认定是否违法行为,但不负责实际查处。

第8题:

某市某县某小区一楼住户王某饲养了一只狼狗,经常半夜吵得邻居不得安宁。某日,狼狗挣脱绳子,窜进了李某未关好窗户的卧室,把李某咬伤,并致使李某精神恍惚。为此,李某亲戚何某找王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此时,王某的妻弟刘某闻讯赶到,也与何某发生了强烈的肢体冲突,何某因此面部受伤,花去治疗费用5000元。公安派出所民警介入后,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对刘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500元的行政处罚。
若刘某对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而复议决定将行政拘留15日变更为10日,刘某依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则被告应当为()。

A.县公安局 B.派出所

C.市公安局和县公安局 D.市公安局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市公安局作为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故市公安局是被告,D选项正确。

第9题:

村民李某(72岁)与张某(61岁)因土地纠纷互生怨恨,李某欲报复张某,但恐力不从心,遂叫来邻村刘某(17岁,无违法犯罪经历),要其伺机殴打张某。2011年7月3日,刘某在李某带领下持棍棒来到张某家中,李某指使刘某将张痛打一顿后离去,所幸未造成张某过大伤势(经鉴定属轻微伤),张某被打后向A派出所报案,7月4日,刘某在家中被A派出所口头传唤到案,刘某对上述违法行为如实进行了陈述,但李某因外出暂未到案。A派出所结合对张某询问情况认定:刘某在李某指使下殴打张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7月4日,A派出所呈报所属公安局作出如下处罚决定:以殴打他人行为对李某、刘某各处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当日,A派出所将刘某送拘留所执行拘留,次日,李某回家后被A派出所执行行政拘留。 问: 公安机关对刘某、李某的处罚是否适当?如不适当,请指出。


正确答案: 1、刘某不满18周岁违反治安管理应比照李某从轻或减轻处罚。;
2、李某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应当比照刘某从重处罚。
3、李某已满70岁,刘某不满18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均属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而A派出所错误对二人执行行政拘留。
4、受害人张某已满60岁,刘某、李某殴打60周岁以上的人属于加重情节,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10题:

某县公安局的刑警刘某在上班途中,遇到两个人在打架,刘某便上前劝阻,其中的一人张某出言不逊,刘某便拿出手铐将张某拷在栏杆上,由于用力过猛,致使张某右手骨折。本案中对张某的受伤,应由谁来承担何种责任?()

  • A、由某县公安局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 B、由某县公安局承担刑事赔偿责任;
  • C、由刘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D、某县公安局不承担赔偿责任,可以给张某适当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