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下列有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信息资料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C、犯罪客体基本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而后者是特殊主体

题目

下列有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基本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而后者是特殊主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区别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生产武器装备的单位或者个人,是特定的;后者的犯罪主体则是一般的商品生产者、销售者
B: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后者则是笼统的一般商品
C:犯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不同。前者的行为表现形式没有后者那么宽泛
D:前者是具体罪名,后者是类罪名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区别。详解:根据《刑法》第370条的规定,明知是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而提供给武装部队的,构成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刑法》第140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的一般罪名,但也是具体罪名,故D项错误。

第2题:

关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说法正确的有

A.所谓窃取,是指采取自认为不被他人知悉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B.所谓收买,是指通过向知悉他人的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行送财物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C.所谓非法提供,是指知悉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向第三人非法提供其所知悉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D.只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可成为本罪主体

答案:A,B,C
解析:
窃取、牧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规,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所谓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采取自认为不被他人知悉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A选项正确?收买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通过向知悉他人的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行送财物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B选项正确。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知悉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向第三人非法提供其所知悉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C选项正确。本罪是一般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从重处罚。D选项说法错误。

第3题: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在于( )。

A.侵犯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侵犯公款和公物;而后者仅限于公款

B.犯罪手段不同

C.侵犯对象的最后归属不同。前者占为己有;后者仅是被非法挪用,一般都将其归还国家或者集体

D.犯罪主体不尽相同


正确答案:ABCD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两者的犯罪主体不尽相同。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以外,《刑法》第382条第2款还规定,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也就是说贪污罪主体范围大于挪用公款罪。
(2)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贪污罪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即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3)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四种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仅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使用权。
(4)犯罪客观方面不同。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而为的三种行为: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这是指挪用公款给自己或者其他个人,进行非法赌博、吸毒、嫖娼和其他非法经营、放高利贷等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营利活动包括做生意、买股票、将挪用的公款归还个人在经营活动中的欠款、将公款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利息利润收入等;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人的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4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的区别与联系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罪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罪则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信誉;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主要是信用卡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二后者是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是()。

  • A、主体不同
  • B、客体不同
  • C、主观方面不同
  • D、国家秘密流向的对象不同
  • E、客观方面不同
  • F、前者秘密流向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而后者可以是境外,也可以是境内

正确答案:B,C,D,F

第6题: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本罪
B.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构成本罪
C.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D.犯罪对象包含伪造的信用卡、他人信用卡


答案:B
解析:
解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法规,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等过程中,妨害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活动,破坏信用卡管理秩序的行为.具体包括四种情形:(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故A、C、D正确.根据刑法修正案,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论处.

第7题:

下列关于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两者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 B、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C、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 D、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
  • E、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关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与妨害公务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侵害的同类客体是国防利益,后者侵害的同类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
B.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活动,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活动
C.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军人,后者的犯罪对象是非军人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前者的客观行为必须是暴力、威胁方法,而妨害公务罪中的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行为,只要造成了严重后果,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也构成犯罪


答案:A,B,C,D
解析:
参见刑法第368条第1款和第277条之规定。

第9题: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构成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并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是《刑法修正案(五)》同一条文增设的罪名,并且适用同一法定刑,二者的区别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
  • B、行为方式不同
  • C、犯罪的主体不同
  • D、侵犯的客体不同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