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公安机关在侦查某甲盗窃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A、终止审理B、不起诉C、宣告无罪D、撤销案件

题目

公安机关在侦查某甲盗窃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

  • A、终止审理
  • B、不起诉
  • C、宣告无罪
  • D、撤销案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K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某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该案件,K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

A.侦查羁押期间自查清某甲真实身份年月起计算

B.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其聘请律师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C.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中止侦查活动

D.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某甲自报姓名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正确答案:AD
《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故本题AD项正确,C项不正确。《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故本题B项不正确。侦查程序涉及的考点比较多,往往多个考点结合出题,请考生全面掌握。

第2题:

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作出何种处理?( )A.撤销案件B.不起诉C.终止审理D.宣告无罪


正确答案:A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在此没有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作出何种具体的处理,根据有关法理和司法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立案阶段,应当作出不立案决定;第二,在侦查阶段,一律作出撤销案件决定;第三,在审查起诉阶段,一律作出不起诉决定;第四,在审判阶段,除第1项所列情形应当宣告无罪,第5项所列情形可能宣告无罪以外(如查明被告人确系无罪,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均应当终止审理。本题中,案件尚处于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因此A当选。

第3题:

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涉嫌过失致人重伤案时,发现王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公安机关对此案的处理应是()。

A.不起诉

B.撤销案件

C.中止审理

D.免予起诉


参考答案:B

第4题:

法庭在审理被告人某甲入室盗窃案的过程中发现,某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为逃避抓捕曾以暴力伤害被害人。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建议检察机关补充侦查
B:建议检察机关变更起诉
C: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
D:应当自行补充侦查

答案:B
解析:
【考点】一审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本题中,法院在审理盗窃案的过程中发现被告人有故意伤害的新的事实,法院的做法应当是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或变更起诉,故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法庭在审理被告人某甲入室盗窃案的过程中发现,某甲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为逃避抓捕曾以暴力伤害被害人。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建议检察机关补充侦查
B.建议检察机关变更起诉
C.建议检察机关撤回起诉
D.应当自行补充侦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法院在发现新事实时的处理问题。《刑诉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7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241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由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第6题:

某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县原财政局长钱某渎职案时,发现钱某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县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处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追诉时效期限。对此案应当做出的的处理是()。

A.撤销案件

B.终止审理

C.不起诉

D.宣告无罪


正确答案:A

第8题:

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作出何种处理?( )。

A.撤销案件

B.不起诉

C.终止审理

D.宣告无罪


正确答案:A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这几种处理办法分别适用于不同诉讼阶段。本题中是由人民检察院直接负责侦查的案件,处于侦查阶段,因此应撤销案件。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9题:

某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K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某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该案件,K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

  A.侦查羁押时间自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之日起计算
  B.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其聘请律师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C.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停止侦查活动
  D.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不停止侦查活动
  E.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某甲自报姓名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答案:A,D,E
解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第10题:

经过侦查,发现(),应当撤销案件。

  • A、没有犯罪事实的
  • B、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C、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 D、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