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公安机关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何某,不正确的陈述是()A、应当立即将何某送看守所B、逮捕何某后48小时以内,通知何某的家属C、逮捕后24小时以内,对何某进行讯问D、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何某释放证明

题目

公安机关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何某,不正确的陈述是()

  • A、应当立即将何某送看守所
  • B、逮捕何某后48小时以内,通知何某的家属
  • C、逮捕后24小时以内,对何某进行讯问
  • D、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何某释放证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故意杀人案,公安机关认为王某有重大嫌疑而将其逮捕。但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李某投案自首,且详细陈述了作案经过,经查与已提取的证据恰好吻合。则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王某?( )。

A.将王某立即释放,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B.报请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同意,将王某释放

C.报请逮捕李某,待李某被逮捕后,立即释放王某

D.将王某立即释放,并通知其工作单位


正确答案:A
《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由此可见,只要可以排除王某的犯罪嫌疑,就要将其立即释放。而不应在向人民检察院报批之后再予释放,故A的做法是正确的。

第2题:

童某涉嫌绑架杀人, 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关于逮捕的执行程序,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逮捕童某,由公安机关会同人民检察院一起执行
B.逮捕童某后,应当在 24 小时内送交看守所羁押
C.逮捕童某后,应当在 24 小时内通知其家属
D.逮捕童某后,应当立即讯问, 至迟不得超过 24 小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逮捕的执行程序。 逮捕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 故, A 项错误。 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 91 条第 2 款规定,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 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 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由此可知, 逮捕后, 应当是“ 立即” 送看守所羁押, 而非“在 24 小时内” 。 故, B 项错误, C 项正确。 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92 条规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 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 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 必须立即释放, 发给释放证明。 由此可知, 并非应当“ 立即讯问” , 故, D 项错误。

第3题: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要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的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通知其家属。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

  • A、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至迟不超过48小时
  • B、拘留后24小时以内,一律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不得例外
  • C、拘留后24小时以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
  • D、拘留后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正确答案:C,D

第5题:

2005年7月12日晚,某县公安局民警伍某、何某在执行任务只,发现了一赌博窝点,王某、戴某、董某和古某正在赌博。由于这4人都属于现行犯,因此,公安人员决定将他们先行拘留。执行前,伍某对何某说:“王某是市人大代表,不能拘留。”何某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拘留?”于是,伍某、何某当场将王某等人抓获,宣布对他们实行拘留。然后,将王某等人带回县公安局看守所关押。7月14日上午,伍某、何某对王某等4人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由于人手有限和时间紧张,伍某同时对王某和戴某进行讯问,何某同时对董某和古某进行讯问。讯问完毕后,民警伍某立即把王某等4人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根据王某等人的有罪陈述,7月21日,县公安局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王某等4人。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是否符合拘留的条件?为什么?


正确答案: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可以先行拘留,戴某、董某和古某三人符合拘留的条件。

第6题:

某工厂职工刘某因故意杀人嫌疑被公安机关逮捕,经过公安机关的继续侦查发现刘某无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不能解除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
B、刘某被逮捕期间,工厂可以不付给刘某工资,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
C、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与刘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D、刘某被无罪释放后,工厂应补发给刘某逮捕期间的工资

答案:D
解析: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劳动者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用人单位可以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而无权解除劳动合同,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合同的效力被暂时中止,意味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必履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也不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福利待遇,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后被释放的,暂时停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当然恢复,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劳动者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的,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损失,应依据《国家赔偿法》由有关部门赔偿,而不是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所以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7题:

张某因抢劫10万元而受到追诉,张某委托律师梁某作为辩护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时,应当听取梁某的辩护意见
B.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时,张某提出侦查机关对其刑讯逼供的线索,检察机关可以讯问张某
C.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侦查机关逮捕张某后,应当立即将张某送入看守所,对于通知家属可能有碍侦查的,可以暂不通知张某家属
D.如果张某抢劫事实清楚,并发现其曾于3年前因盗窃罪被处理过,对张某应当适用逮捕措施

答案:D
解析:
侦查监督部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1)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2)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3)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4)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的;(5)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的;(6)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因此,A错误,应当是可以听取,律师提出要求的才是应当听取。B错误,提出了刑讯线索意味着侦查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应当讯问。涉及通知家属的强制措施有三个: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对于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和逮捕,都是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但对于拘留,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属。C错误。逮捕的条件包括:(1)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2)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予以逮捕。(3)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4)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D属于第三种情形,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当选D。

第8题:

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由公安机关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公安机关在发现赵某实施盗窃后拘留了赵某,下列做法中正确是()

  • A、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 B、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 C、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D、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之内无条件地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吴某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应当立即将吴某送看守所,至迟不超过12小时
  • B、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吴某的家属,一律不得例外
  • C、拘留后12小时以内对吴某进行讯问
  • D、拘留后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