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

民警甲发现李某正在殴打徐某,附近群众聚集围观。甲经警告无效,遂要求围观群众远离并使用警棍制服李某。民警使用警棍的行为是合法的。

题目

民警甲发现李某正在殴打徐某,附近群众聚集围观。甲经警告无效,遂要求围观群众远离并使用警棍制服李某。民警使用警棍的行为是合法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下列行为中,构成非法拘禁罪的是:

A:个体户肖某为索债而将债务人钱某关在自己家中3天3夜,并进行殴打
B:派出所民警卢某怀疑两年前徐某偷了同村李老汉的平板三轮车,遂私自将徐某关了5天5夜
C:群众胡某、邢某扭送正在实施伤害行为的钟某
D:工人赵某将爱在外打架惹事的12岁儿子用铁链子拴在家中两天

答案:A,B
解析:
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以及有关的司法解释,A选项属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B选项,民警虽有合法拘禁他人的权力,但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拘禁他人亦可构成非法拘禁罪。C项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合法的扭送行为。D项属于家庭教育中的体罚,不构成《刑法》第238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

第2题:

某派出所民警刘某私下投资入股同学李某的轧钢厂,公安纪检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经调查,情况属实。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应给予民警刘某的相应处分是:

A.警告
B.记过
C.撤职
D.开除

答案:B
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本题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十七条第一款的情形,题目中没有说明民警刘某的行为情节严重。因此,选择B选项。

第3题:

民警李某、何某在巡逻中发现几名嫌疑人正在殴打一名妇女,这时李某、何某可以使用()。

A、警棍

B、微型冲锋枪

C、特种防暴枪

D、手枪


参考答案:AC

第4题:

以下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是()。

  • A、同事甲与乙关系一向不和,甲为发泄心中不满将放在乙办公桌上的水杯故意碰翻在地,不巧被乙看见,乙当场殴打甲致其轻微伤
  • B、张某与孙某系邻居关系,因日常琐事张某殴打孙某致其轻微伤
  • C、王某与其表弟李某一起做生意,因利润分配问题产生纠纷,王某碍于情面,遂雇用刘某将李某打成轻伤
  • D、学生丙某因翻看同桌丁某日记而发生争吵,丁某遂殴打丙某致轻微伤

正确答案:C

第5题:

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进行口头传唤,王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李某和张某见此,决定对王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王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后发现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民警李某和张某对王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 A、合法,因为王某辱骂了民警
  •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王某可能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 C、违法,因为王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 D、违法,因为王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甲市公民张某(女)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站点,要求司机李某立即停车,李某因不能违规随意停车予以拒绝。张某勃然大怒,冲至驾驶室旁辱骂李某,李某言语反击,张某情绪激动,突然出手击打李某头部,然后抢夺李某手中的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在路边大树上,张某面部受伤流血,李某和车上10余名乘客也有不同程度受伤,车辆受损。李某立即拨打110报警。现场迅速聚集上百名群众围观,交通严重拥堵。

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有:

A.将张某带离现场立即予以拘留
B.通知急救中心抢救伤员
C.疏散围观群众
D.疏导交通恢复社会秩序

答案:A,B,C,D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对于张某辱骂殴打司机导致多人受伤,引来上百名群众围观,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民警到达现场后可对张某带离现场依法拘留,A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九条: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根据现场警情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涉及人数、当事人身份及警情敏感性等综合因素,快速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现场警情发生变化的,公安民警应当及时调整处置措施。面对现场混乱场面,处警民警应立即疏散群众,疏导交通,恢复正常交通秩序,故CD项正确。第十三条:现场处置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的,公安民警应当按照本规程第七章的规定报告情况,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救治受伤人员,保护现场。民警赶到现场,发现有人员受伤的,应当立即进行救治,故B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

第7题:

民警刘某、万某在处理一起纠纷时,引来不少群众围观。有群众询问民警刘某发生了什么事,民警刘某对围观群众大声吼道:“和你们没关系,别掺和”,结果引起群众不满,少数挑事人员趁机起哄。为平息事态,民警万某赶紧将纠纷基本情况向群众说明。处警现场民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未及时向群众通报纠纷初步调查情况
B.未使用规范性语言与群众沟通
C.未以正在执行公务为由委婉拒绝群众询问
D.未对起哄人员果断使用警械驱逐

答案:A,B,C
解析:
面对人民群众的询问,应向群众作出初步解释,使用规范性语言与群众沟通,本题中现场处置民警面对人民群众的询问用语不当,态度蛮横,故AB项正确。与此同时,处警民警应当具有保密意识,不得随意向他人泄露办案具体情况,可以以正在执行公务为由,婉拒群众的询问,故C项正确。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对待人民群众应当坚持“慎用武器警械”的原则,所以D项排除。
因此,选择ABC选项。

第8题:

2009年8月28日上午8时许,公安人员在本市某路路口经明示身份后,依法对骑电动自行车的徐某及被告人李某进行盘查,发现二人均无有效身份证件,欲将二人带至警署调查。李某被带上警车后,又擅自下车,民警周某要求其回到警车内时,李某不服从周某指令并挥拳击打其面部,并引起周围数十名群众围观,后李某被公安人员制服带至警署。案发后经鉴定,周某下唇粘膜挫伤伴粘膜破溃,已构成轻微伤。该案中,行为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徐某构成妨害公务罪

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C.李某构成妨害公务罪

D.徐某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D
参见《刑法》第277条之规定。

第9题:

刘某正在劫夺在押罪犯,经警告无效民警可以对刘某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公安民警张某、李某在巡逻中发现甲形迹可疑,遂当场对其进行盘问、检查。督察人员有权对此进行现场督察。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