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是什么?

题目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的内容是什么?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第2题: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正确答案: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第3题: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强教育脱贫一批和( )。

A.扶贫产业脱贫一批

B.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C.干部帮扶脱贫一批


答案:B

第4题:

贵州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2)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3)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4)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5)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6)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7)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8)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
(9)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
(10)实施党建扶贫行动。

第5题:

市委书记李亚强调实施(),是扶贫实践的经验总结、扶贫方式的深刻变革、扶贫投入的政策取向、扶贫工作的创新要求。 

  • A、精神扶贫、精准脱贫
  • B、精神扶贫、精准扶贫
  • C、精准扶贫、精神脱贫
  • D、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正确答案:D

第6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年来,习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正是广大的困难群众。下列对精准扶贫认识错误的是:

A.精准扶贫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B.2018年8月,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
C.“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金融支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D.“六个精准”是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精准扶贫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由此可见,“五个一批”中并没有C选项中的金融支持脱贫一批。
因此,选择C选项。

第7题: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第8题:

精准扶贫“六个精准”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

第9题:

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第10题:

材料: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出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正确答案:(一)党政主导,合力攻坚。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区分类别,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确保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
(三)统筹兼顾,脱贫为要。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切实做到发展扶贫并重,脱贫减贫为要。统筹推进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插花地区扶贫。加强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建立阻断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四)绿色崛起,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理念,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和项目,强化生态保护,确保扶贫开发利民、利国、利生态,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五)强基固本,自力更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倡导脱贫光荣,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