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考试

简述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

题目

简述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郭沫若创作戏剧有()

  • A、《关汉卿》
  • B、《高渐离》
  • C、《屈原》
  • D、《蔡文姬》

正确答案:B,D

第2题:

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创作中,曾经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其代表人物有()

  • A、夏衍
  • B、郭沫若
  • C、阳翰笙
  • D、欧阳予倩

正确答案:B,C

第3题:

简述郭沫若的创作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

借历史故事表现时代精神,通过塑造历史英雄提出团结抗战推翻反动统治的时代主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失事求似(创作理论):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所谓失事是指就历史精神应尽可能真实准确的把握与表现。所谓求似指就是在此前题下,和具体的史实是可以出入的。
艺术特色:
1.极具主观性和抒情性
2.浓郁的诗意戏剧的诗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创作模式:
1.不完美的知识分子主人公
2.在正面知识分子周围设置了有另外追求的知识分子
3.故事背景大多是抗战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
4.在艺术表现上都偏于人物内心的深入挖掘把激烈的内心冲突与外在的冲突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4题:

简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色。


正确答案: 1、崇高的悲剧美。
2、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3、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5题:

1942年,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公演。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要求创作自由,运用多方面的历史传说题材,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是指()

  • A、古典主义戏剧
  • B、浪漫主义戏剧
  • C、现实主义喜剧
  • D、现代派戏剧

正确答案:B

第7题:

戏剧领域出现了历史剧的创作热潮,郭沫若的()的问世,标志着爱国主义主题的深化。


正确答案:《屈原》

第8题:

上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创作曾经出现一个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其中以郭沫若的《屈原》最为著名。()


答案:对
解析:

第9题:

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正确答案:蔡文姬

第10题:

“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和()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正确答案:《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