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论述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因素的影响。

题目

论述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因素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学生的知、情、意、性诸因素统一发展的德育规律。


正确答案:

第2题:

论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
解析: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素质 的作用会日益减弱。(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具体体现为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蕴涵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可能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由自然、历史以及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还可以去创造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环境的作用。(3)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因为知识具有认识价值、能力价值、陶冶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特性,也就有了通过社会实践改造事物的可能性。总之,只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才能充分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并且,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3题:

简析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第4题:

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确答案:得意忘象;得意忘言

第5题:

论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的作用及其辨证关系。


正确答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
(1)遗传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一个人从先辈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①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形成身心发展的个人特点中有一定的影响;③不能忽视遗传的作用,也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2)环境的作用:环境是指人周围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①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②环境影响着人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③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作用,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教育的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①教育主导着人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③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4)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6题:

论述旗袍的特点及其起源,演变。今天的发展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裝,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2、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旗袍的款式几经变化,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來,适合了当时的风尚,促进了女性解放。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裝扮。
3、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4、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7题:

试论述英国教师教育的演变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正确答案: 演变:
(1)自中世纪来英国学校教育多由教会举办,教师多由牧师担任,并采取师徒制培养,教师资格的审核也由教会控制。
(2)1840年,英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巴特西师范学院成立,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师范学校,都为民间主办,且多受教会团体控制。
(3)1870年,英国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入学儿童增加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88年,走读师范学院建立,大学开始参与师范教育,1895年,英国教育委员会一个培养师资的连续模式:以三年时间读学位,接着进行一年的职业培,这成为英国教师教育研究生课程模式(PGCE)的开端。
(4)1904年,英国地方公立师范学校的创立,形成了由国家宏观控制,大学、地方教育当局、教会团体三方直接参与的独特的师范管理体制和由大学附属走读师范学院、地方私立师范学院和地方公立师范学院三种不同的师资培训机构,这标志着英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大学与师范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强调要加强师范教育与普通大学的联系,制定一套至少延续学习三年的课程计划。
(6)1964年,在师范教育中开设4年制“教育学士学位”(BEd)课程。
(7)1972年的《师范教育报告》(《詹姆士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狮资培训三段制。
(8)1990年以来,英国高教体制改革,使得许多师资培训学院升格为大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强调发挥中小学在师资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为特色的师范教育。
启示:
(1)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不仅要借鉴他国的经验,还要考虑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制定符合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2)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多样化的教师教育模式。
(3)重视教学实践经验,重视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为教师继续教育给予支持和帮助。
(4)师范教育应加强与地方中小学的联系。

第8题:

论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正确答案:

第9题:

根据茶叶产量、品质构成因子及其演变特点,论述如何实现茶园生产高产优质与高效?义)


正确答案: 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途径:
(1)充分认识和掌握茶树高产优质的生育规律
(2)从栽培技术手段上调节茶叶量质关系
(3)综合利用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遮荫、塑料大棚及温室茶园(茶园设施栽培的意

第10题:

论述衡平法的特点及其对英国法律的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衡平法的形成是受罗马法影响的重要表现。衡平法的隔年是“公平”、“正义”和“良心”等概念,来源于罗马法的“自然理性”、“自然主义”和教会法的宗教道德观念。16实际以前,衡平法的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不受普通法的判例的约束,直接从罗马法中找到解决纠纷的现成办法,因此实际上衡平法是罗马法原则在英国的具体运用。
2、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易,大法官颁布的命令有强制性作用。由于衡平法的形成和运用都与王权直接联系,是国王刑事行政特权干预司法的结果,是国王的特别民事审判权。因此,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易。
3、衡平法的调整对象补充了普通法的不足。衡平法与普通法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的。衡平法的意义在于弥补普通法的不足,其存在是以普通法的存在为前提的。衡平法主要调整财产法和契约法方面的法律关系,同时也涉及侵权行为。可见,衡平法不是取代普通法,而是补充了普通法的不足,是在普通法不在发展、不尽适应社会需要的情况下,为英国法的发展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