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有()。A、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B、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C、职工是“社会人”D、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题目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有()。

  • A、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 B、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 C、职工是“社会人”
  • D、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梅奥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在哪个阶段试验得出了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的结论?( )

A.工场照明试验
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C.大规模访谈
D.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答案:D
解析:
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由梅奥负责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由此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在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中霍桑试验得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的组织的结论。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非正式组织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第2题: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有:工人是()而非经济人;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的();企业中存在“()”。


正确答案:社会人 ;士气(工作态度) ;非正式群体

第3题:

叙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参考答案:(1)职工是“社会人”。古典管理理论招人视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条件的制约;试验说明职工还要受到社会和心理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古典管理理论只注意管理组织机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试验说明,除正式团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的小团体,小团体通过不成文的规范左右其成员的感情倾向和行为。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要对各级主管人员进行训练,使其学会了解人们的逻辑与非逻辑行为,学会通过同工人交谈了解其感情的技巧,使正式的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举,可以导致最佳的成绩,至少在最初阶段是如此。如何保持霍桑效应,是管理学应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第4题: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有:工人是()而非经济人;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的();企业中存在着“()”。


正确答案:社会人、士气(工作态度)、非正式群体

第5题:

霍桑实验得出了一项的重要结论:人是群体人而不是社会人。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的主要结论。
非正式组织

第7题:

霍桑实验得出的著名结论:人是()。


正确答案:社会人

第8题:

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________。


参考答案:社会人

第9题:

霍桑试验及其结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

第10题:

试述梅约在霍桑试验中得出人是“社会人”的结论。


正确答案: (1)在提高生产率的刺激因素中,金钱或经济激励只是第二位的,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头等重要的。在生产或工作中处理好人际关系,比物质奖励和管理制度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职工心理需要的满足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3)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特殊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并对其成员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4)领导者必须注重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型。这种新型领导要能理解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与职工培养感情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