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题目

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花鸟形象作为绘画体裁形式出现;
2.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
3.在表现技法上多位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的“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为后世的花鸟画,特别是院体(或宫廷)花鸟画建构了基本的模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山水画.花鸟画获得蓬勃发展的时代是()。

  • A、元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正确答案:B

第2题:

山水画.花鸟画开始作为独立画科发展起来是在()。

  • A、汉代
  • B、宋代
  • C、唐代
  • D、元代

正确答案:C

第3题:

我国山水画.花鸟画获得蓬勃发展的时代是()。

A.元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我国体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体操发展概况:
体操在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体操的萌芽。它是巨有民族特点的古代体操,引进的近代体操和不断进步的现代体操,构成我国体操历史发展的主干。1908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徒手体操和兵式操。1958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大型体操比赛。1964年,由于国际体联的原因,我国退出国际体操组织。1978年,我国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合法席位,才被重新恢复。1979年,在间隔15年之后,我国体操选手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重露头角。80年代举行的两届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运动员连获佳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体操运动的格局、赛制、规则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体操界同心协力,在造辉煌,持续稳定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第5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②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第6题:

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盛唐诗歌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但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杜甫把诗歌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诗“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从诗歌发展来看,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杜甫则开启了一个时代。杜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大历(766—779)至贞元(785—805)初年,诗坛上多是平庸之作。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直到贞元元和(806—820)年间,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艺术成就虽不若盛唐,但百舸争流,异彩纷呈,个性之鲜明,创作之丰富,又在盛唐至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元缜、白居易除了在诗歌语言的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还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第7题:

简述唐代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的概况。


正确答案: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唐前期国力强盛,在军事斗争上得以占上风,唐太宗等人还实行了一条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唐王朝广泛与各少数族首领和亲,大量任用少数族将领,在制度上还沿用发展汉以来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笼络束缚)政策,创制了有别于内地一般州县的“羁縻府州”。府州内少数民族不改变其习俗和生产方式,中央不向这些府州征取贡赋,一般内部事务可以自治,但行政上须接受唐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的领导。羁縻府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加强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对少数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积极意义。
(1)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吐蕃统一: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关系已经“和同为一家”。
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这块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意义: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南诏统一:唐初,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在云南洱海一带建立了六个政权,称为六诏。8世纪初,在唐朝政府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蒙舍诏统一了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册封: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了。
(3)唐朝与回纥的关系
回纥: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与唐交往:
一、贞观年间,唐朝灭东突厥时,回纥曾出兵助战。
二、回纥人喜欢内地出产的丝绸,常以马匹与汉人交易。
三、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后,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从此,回纥可汗由唐朝册封成为制度固定下来。
四、755年,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军收复了长安、洛阳,唐朝与回纥关系更加密切。
五、唐朝后期,先后有三个回纥可汗娶唐朝公主为妻。
六、迁入内地的回纥人日益增多,不少汉族人欣赏回纥人的穿着打扮,在长安穿戴回纥服装成为一种时尚。

第8题:

山水画.花鸟画开始作为独立画科发展起来是在()。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元代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五代十国绘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正确答案: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山水画方面画家们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皴、擦、点、染的技巧,花鸟画方面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加强形成了徐熙和黄荃为主的两大流派;五代的宗教画相应衰落了,人物画承唐遗风比较精雅的格调占上风;北宋统治者设置了无名的美术创作机构“翰林图画院”为皇家服务。“院体画”是北宋绘画的主流与精谨,缜密的院体画风相区别,水墨写意人物画在技法和理论上都初具规模,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物画不像过去那样主要围绕贵族生活和神仙佛道;宗教绘画衰落趋势日趋明显,山水画和花鸟画适应统治者和十大娱悦自然和陶冶情操的需要,在两宋绘画中占突出优势,水墨山水极度繁荣。

第10题:

简述手机的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1)模拟式手机
模拟式手机泛指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一代移动通信俗称“本地通”,多采用TACS制,频分多址(FDMA.方式。TACS制于1985年由英国提出并投人商用运营。
(2)数字式手机
现在正处于移动通信的第二阶段,数字式手机泛指第二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二代数字式手机,俗称“全球通”,始于1980年,欧洲各国为了创造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泛欧蜂窝移动通信网,联合了20多个国家的电信营运商、研究所和生产商组成标准化委员会。1982年,在欧洲邮电协会(CEPT)组织内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开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7年在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及数字调制方面取得一致意见,进人20世纪90年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欧洲研制成功并投人商用。
(3)第三代手机(3G手机)
第三代手机以能达到3G频段为主要特征。用的第三代手机已经问世,主要采用CDMA2000技术。显然,它必须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适应,第三代手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仅能传送语音信号,也为传递图像信号奠定了基础。
②手机中可加装微型摄像头,可实时拍摄景物,使可视通信成为可能,可随意拨打可视电话。
③由于通频带拓宽,通过无线电网络技术,能轻松地上网,能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能下载网上文件和图片,实现多媒体通信。因此具有“掌上电脑”之称。
④手机与商务通浑然一体,能以手写体录人文字。
(4)第四代手机
第四代移动电话机的4G技术已经问世。美国AT&T实验室正在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研究的目标是提高手机访问互联网的速率。目前,手机上网的连接速率大约为调制解调器的1/4,而采用4G技术的连接速率一开始就能达到拨号调制解调器的十几倍,但现在还不能将这种技术转向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