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2004年5月,刘某将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发表,2004年7月,刘某将该项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刘某的专利申请:()。A、视为2004年5月提出B、应该驳回C、不丧失新颖性D、已丧失了新颖性

题目

2004年5月,刘某将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发表,2004年7月,刘某将该项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刘某的专利申请:()。

  • A、视为2004年5月提出
  • B、应该驳回
  • C、不丧失新颖性
  • D、已丧失了新颖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着名作曲家李某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刘某。2004年刘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李某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李某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1)谁享有手稿的着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答案:(1)①李某的继承人②李某将手稿赠送与刘某,只是手稿的所有权转移了,着作权并不随载体的转移而转移。李某去世后,李某的继承人依法定继承取得手稿的着作财产权。
(2)①丙和杂志社是侵权人②丙仅仅是手稿载体的所有权人,无权向杂志社投稿发表③杂志社未经手稿的着作财产人(甲的继承人)许可,刊登该手稿亦构成侵权。

第2题:

张某和王某同为某银行的一个项目团队成员,他们在项目工作中共同研讨开发项目,共享项目研究成果。张某此时正在攻读在职博士学位,需要发表有关此研究成果的文章,银行领导已同意其待发表文章的内容及以个人名义署名的申请,在文章署名方面( )。

A.张某可以在不告知王某的情况下独自署名

B.张某可以和王某联合署名

C.若王某同意发表但不愿署名,张某可以单独署名

D.发表文章时只能以银行名义署名

E.不管王某是否愿意,都要署银行的名


正确答案:BC
解析:即便共同完成的某项成果在发表或引用时也应事先征得所在机构和同事的同意。

第3题:

是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或更新信息

A.内容详细

B.内容实用

C.内容要新颖

D.内容通俗易懂

E.内容科学严谨


答案:C

第4题:

刘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刘某中断了关系,刘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刘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吸收犯


答案:B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连续犯。

第5题:

刘某为无业游民。一日刘某以介绍工作为由将进城务工的女子郑某骗至其住处,打算将其卖到山区。在郑某被其关押在其住处期间,刘某多次对其实施奸淫行为,并强迫其接待嫖客多人。最后刘某将其以5000元的价格卖到山区。关于刘某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刘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
B.刘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C.刘某的行为构成强迫卖淫罪
D.对刘某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B,C,D
解析: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2)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3)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4)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6)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7)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8)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本题中,刘某对拐卖的妇女实施奸淫,并强迫其接待嫖客多人的行为,属于《刑法》第240条规定的拐卖妇女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不再以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定罪处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

第6题:

张某在其出版的研究著作中使用了刘某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张某应当( )。 A.经过刘某的许可 B.指明作者姓名 C.指明作品名称 D.向刘某支付报酬


正确答案:BC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为合理使用他人的著作权。在研究著作中合理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不经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用支付报酬,但应指明作者姓名并指明作品名称。由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第7题:

张某在其出版的研究著作中合理使用了刘某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张某应当( )。

A. 经过刘某的许可
B. 指明作者姓名
C. 指明作品名称
D. 向刘某支付报酬
E. 需经过刘某的许可,但不许支付报酬

答案:B,C
解析: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巳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应指明作者姓名并指明作品名称。

第8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析:对于利用动物、有意识的人攻击他人的行为可以对使用或唆使者进行正当防卫,本题即属此情形,刘某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故正确答案为8。

第10题:

可以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期刊上 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