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孟子的文学鉴赏理论在儒家文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舍生取义
  • B、以意逆志
  • C、知人论世
  • D、知言养气
  • E、杀身成仁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颁布过哪些涉及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太平天国革命中发布过《改定诗韵诏》、《钦定军次实录》、《钦定士阶条例》、《戒浮文巧言谕》等一系列文告。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要文学思想:
(1)反对吟花咏柳、脱离社会现实的文学创作倾向,提出将作品(如《诗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2)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作家的思想修与文学的创作的关系,提出“文艺虽微,实关品学”,“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3)强调“文以纪实,浮文在所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主张存真去伪,去浮存实。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属于劳动人民的思想文化层次,代表了革命农民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思想的意愿。

第3题:

试论《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思想。
《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批判了“文人相轻”、“贵远贱今”的风气。提出了“审己度人”的主张,认为这样才能克服文人相轻之病,作出公允合理的评论,可以见到他有志于扭转当时这种文人批评的不良风气。
(2)关于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曹丕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他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影响到作品,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他的“文气说” 首开以“气”论文的风气,运用于文学批评,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评论,令人耳目一新。他以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为当时的文坛树立了典范。
(3)关于文体。曹丕对对文章的样式进行了分析,归纳成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大类,并概括而简要地指出它们的特征。难得可贵的是他已注意到纯文学的两种样式——诗、赋的自身特点,“欲丽”二字,即揭示了纯文学作品的重要美学特征。鲁迅先生说,曹丕的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从这一点也可以得到证明。
(4)关于文学的价值和地位。曹丕给予文学的评价,“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唯文章才垂世不朽。他在这里论的是文章的价值和作用,但联系前面文体区分的四大类来看,显然也包含了文学。把文学提高到如此高度,在曹丕之前还没过。他以帝王之尊,对文学的功用价值有这样的认识,这对六朝及其以后的文学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题: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正确答案: 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在《三言》中体现了他的一些文学思想:
1.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情”指的是“男女之情”,“情”与代表封建社会意志的“理”相对峙和抗衡。
2.“适俗”的思想。即“通俗易懂”
3.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

第5题:

教材认为: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 A、克罗齐的影响
  • B、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 C、卢梭、狄德罗的影响
  • D、培根、休谟的影响

正确答案:B

第6题:

藏文佛经文学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这些佛经文学作品,其宗旨是为宗教和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客观上暴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和民众痛苦的现实。而且这些作品描写了古代印度城市社会的各方面生活,尤其是中下层中的商人、平民、妇女等人物的活动和矛盾斗争,具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某些方面的面貌。它的思想代表了古印度城市平民,尤其是商人阶层的心理,向奴隶主统治阶级提出了有进步意义的改良主义的道德要求。改良主义——在不触动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主张实行局部改革,在初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第7题:

龚自珍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龚自珍是鸦片战争时期开启一代文风的爱国诗人,他的主要文学思想是:
(1)强调情感的社会性及其对文学的制约作用,主张文学创作要“尊情”、“宥情”和畅情;
(2)在“尊情”观念的指导下,非常注意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指出时代对文学有一定制约性,什么样的时代就应有什么样的文学;
(3)龚自珍强调文学创作要有“个性”,不应陈陈相因,摹仿抄袭。

第8题:

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A克罗齐的影响

B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C卢梭、狄德罗的影响

D培根、休谟的影响


B

第9题:

试述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其理论阐述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
1.关于境界:  境界本为佛语,指参悟所达到的程度。王国维转用作诗词创作所达到的艺术目标。他认为,心中的喜怒哀乐亦是境界之一,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反之则无境界。真景物是指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真感情是指发之于内、真挚感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二者是融合统一的,所谓“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意与境,也就是指情与景、文学的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
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是把我之主观色彩、我的强烈情感投射到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之中。无我之境不应理解为画面中没有人在,没有作家的情感在,而是指我的感情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物我交融,物我两忘。二者一主观一客观,一动一静,一宏壮一优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
3.隔与不隔;
隔指艺术形象模糊不清,思想感情含混晦涩。作者没有给自己的体验找到明晰恰切的表达,使自己的体验转化为读者的体验,使读者能像自己一样领略感受其具体情景。造成“隔”的原因:用典过多、雕琢过多。
不隔:指真实率真地表达情感,自然鲜明地描绘对象,注意描写对象的典型性和可感性。 他认为“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4.造境与写境;
写境,侧重于写实,对现实事物作客观的描写。 造境,侧重于写主观理想的境界。
但写实不是照片式的反映,而要以理想为标准来观照生活;写理想的境界,也不能作脱离现实生活违背生活逻辑的空想,而应该合乎自然,符合生活的规律和艺术的规律。
5.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
王国维认为,客观诗人须多阅世,多了解和体味人生,就能深入把握社会生活,掌握大量创作素材。如《红楼梦》作者是也。主观诗人则不必多阅世,可保持性情之真。如李后主是也。保持性情是重要的,但不必多阅世即不实际也不符合艺术规律。他些说受到道家思想和李贽童心说影响。诗人应当多阅世,同时要注意不受社会黑暗面的污染。
6.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
常人之境即人人皆能感之之境,诗人之境则人人皆能感之而难以言之,常人难以感之而诗人感之之境。如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艺术家不同于常人之处,即在于具有敏锐而新颖的美的感受和发现,交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转化为艺术成果,创造为艺术精品。
7.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意味着深入地理解人生,理解所描写的客观对象。这样方能体会深刻,描写准确。出乎其外。意味着超越对象,以新视角高屋建瓴地观照生活,分析对象。
入乎其内,对事物取重视的态度。出乎其外,对事物取轻视的态度。这样才能在感受与认识、艺术把握和艺术表现方面更为准确精到。即入之又出之,表现出艺术辩证法思想。

第10题: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发表于何时?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写于1908年以前,最初只有上卷,刊于1908年《国粹学报》上,分三期刊登。1926年,由俞平伯标点出版单行本。全书以“境界”说为中心,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论述境界的内涵与有关审美范畴,二是以境界为标准,评论具体词人词作,重在体味和审美分析。作者以诗话词话方式论词,采用传统的点评式评论,篇幅虽然不长,但论析精深,自成体系,艺术思辨性强,影响深广。作者以境界为标准,着力探求诗词艺术特性及审美规律,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代文论的论“意境”和“情景交融”等的文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