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题目

《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电影诞生标志是()

  • A、《难夫难妻》
  • B、《孤儿救祖记》
  • C、《歌女红牡丹》
  • D、《定军山》

正确答案:D

第2题:

《孤儿救祖记》作为开放性影片对中国史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本片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语言体系,不像以前单出模仿外国;影片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方法,加以运用;
2、吸取传奇、文明戏等形成自己的叙事方式,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
3、形成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规范;
4、具有影戏风格;
5、本片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电影商业性的发展。

第3题:

1913年,宁波人张石川等拍摄的电影( ),是中国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开端。

A.《歌女红牡丹》
B.《孤儿救祖记》
C.《马路天使》
D.《难夫难妻》

答案:D
解析:
宁波人张石川与广东人郑飞秋合作于1913年导演拍摄了《难夫难妻》,这是中国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开端。

第4题:

以下属于20年代中国电影的有()。

  • A、《定军山》
  • B、《难夫难妻》
  • C、《狂流》
  • D、《掷果缘》
  • E、《孤儿救祖记》

正确答案:D,E

第5题:

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

  • A、《孤儿救母记》
  • B、《难夫难妻》
  • C、《定军山》
  • D、《黑籍冤魂》

正确答案:C

第6题:

电影艺术对《上海狐步舞》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 《上海狐步舞》没有讲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只是截取了若干生活片断,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组接在一起,表现主题:
(1)这种片断连缀式结构,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只是一些故事片断通过剪辑、组接,彼此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作品的叙述视点和叙述者的观察点有意模仿电影镜头。
(3)语言注重色彩,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作者经常使用词或词组单独成句,造成快速、跳跃的节奏感。

第7题:

高明的()是元代戏曲创作的殿军,也是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 A、《牡丹亭》
  • B、《琵琶记》
  • C、《救风尘》
  • D、《黄粱梦》

正确答案:B

第8题:

宁波人张石川与广东人郑正秋合作于1913年导演拍摄了(),这是中国人拍摄电影故事片的开端。

A.《五女拜寿》
B.《难夫难妻》
C.孤儿救祖记》
D.《歌女红牡丹》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最早出现在影片()里。

  • A、《风云女儿》
  • B、《小城之春》
  • C、《火烧红莲寺》
  • D、《孤儿救祖记》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琵琶记》的问世,对后来南戏诸腔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以《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属于()。


正确答案:高明;南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