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合理间作
B.合理施肥
C.合理轮作
D.合理连作
第2题:
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
第3题:
A.环保主管部门
B.农业主管部门
C.水利主管部门
D.土壤主管部门
第4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包括推广复合施肥技术、全面改进施肥方法和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
第5题:
“只有合理施肥,庄稼才长得好。这这这块地的庄稼长得不好,所以,这块地没有合理施肥。”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6题:
比较有机肥、化肥的优缺点,请说说园林中应如何合理施肥?
第7题:
为什么不能单一施肥?过量施肥?
第8题: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
|||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王玉堂) |
第9题:
桑园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
第10题:
简述化肥合理施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