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

结合《写在绢帕上的诗》,谈谈柏生人物专访的特点。

题目

结合《写在绢帕上的诗》,谈谈柏生人物专访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写在绢帕上的诗》是柏生的一篇较有影响的人物专访,从中我们也可以对其专访的特点略窥一斑。柏生的专访重“情”,她把记者的感情融入到新闻作品中去,用事实来表达感情。不讲大道理,不发空洞的议论,写出人物自己的具体行动和思想感情,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写在绢帕上的诗》靠的是以情动人。作者通过邓拓的诗和丁一岚的回顾,展开了全文。诗中的情与丁一岚的情,融为一体。特别是对邓拓的诗帕的介绍,更是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柏生还指出采写专访,在访问中就要倾注自己的感情,与采访对象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为专访的写作增添感情色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人物专访的有()。

A《经济学家赶集》

B《访“葡萄常”》

C《写在绢帕上的诗》

D《飞天”凌空》

E《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B,C

第2题:

下列诗句中,被《写在绢帕上的诗》一文引用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


D

第3题: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白绢或()上。

A、绿绢

B、白布

C、黄布

D、黑布


参考答案:C

第4题:

谈谈艾青叙事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吹号者》、《火把》、《他死在第二次》等长诗,并不着意于构造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截取人物生活侧面和片断来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2)始终保持抒情化、诗意化的特征。在诗的内在结构上,加重了叙事容量和成分,但它仍然以抒情、诗意和诗味为主。
(3)雍容的风度与浩荡的气势。这种风格形成既受到外国诗人的影响,也是由他个性、气质所决定的。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忠实于现实生活感受的结果。

第5题:

人物专访有何特点与作用?


正确答案:人物专访又称人物访问记,其特点与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1)针对性
专访要比一般通讯体体裁更讲究针对性,选择的人和事及问题,应具有明确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要有明确目的。
(2)代表性
访问什么人、提及什么事,要求具有代表性,也即典型性。
(3)适合性
专访通常讲究访问时机的选择和访问场合的选择,时机和场合的恰当选择,不仅能给专访平添现场感,而且新闻价值也陡增。

第6题:

《写在绢帕上的诗》一文中,邓拓的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A以诗来扣题

B以诗来展开情节

C以诗来串联时空

D以诗为线索来谋篇布局

E以诗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


C,D

第7题: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乐府诗的创新。


正确答案: ①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②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彩,充分得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是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③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想、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④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就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第8题:

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


正确答案:
【答案】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的理想效果。
【解析】“建筑的美”指的是诗歌要讲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发现》一诗基本上体现了“建筑美”这一特点。

第9题:

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 A、《相思正是吐黄时》
  • B、《写在绢帕上的诗》
  • 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 D、《依依惜别的深情》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请结合作品谈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如山水小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