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招聘考试

经过对近4年考古发掘工作,专家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正一教祖庭遗址。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题目

经过对近4年考古发掘工作,专家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正一教祖庭遗址。

  • A、佛教
  • B、伊斯兰教
  • C、基督教
  • D、道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
2015年5月18日下午,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高二年级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共40人来到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学生们首先聆听了专业考古人员有关遗址的介绍,随后,文学班师生手持毛刷、手铲等专业工具,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清理地面、地砖的缝隙,进入“考古发掘”阶段。有学生说:“这个遗址在慈宁宫附近,我们可以抬头看到清代宫殿,低头看到明代宫殿,非常有意思。而且通过这次‘考古’,我才知道考古人员是用手铲一点一点发掘清理地面的,觉得考古工作真的是十分辛苦。”
问题: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材料中教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1)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包括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等。素质教育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实行开放式教育。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活动,是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的体现,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2)素质教育强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各种能力。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的故宫内“考古”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够亲自感受考古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以往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冰心文学实验班师生在故宫内进行“考古”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也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第2题:

考古工作者于()年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首次科学发掘。

  • A、1971年
  • B、1973年
  • C、1977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

发掘品是经过科学考古工作清理出来的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我国近代考古发掘中,最早发现“玉璧”这种器物是在()。

  • A、崧泽遗址
  • B、良渚遗址
  • C、大汶口遗址

正确答案:A

第5题:

1926年由()主持的山西夏阴村遗址发掘是我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

  • A、安特生
  • B、李济
  • C、梁思永
  • D、徐旭生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

  • A、1928年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
  • B、1929年发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 C、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成立

正确答案:A

第7题:

以下唐代帝陵考古项目曾被评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是()。

  • A、唐乾陵献殿遗址发掘
  • B、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发掘
  • C、唐桥陵朱雀门遗址发掘

正确答案:B

第8题: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答案:B
解析:

第9题:

考古发掘,是对埋藏在我国领域内的地下、水中的文物进行考古发掘。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由中国考古学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位于山东的()。

  • A、沂源猿人遗址
  • B、大汶口文化遗址
  • C、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
  • D、仰韶文化遗址
  • E、岳石文化遗址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