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考试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题目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4)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5)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6)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河北省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改革、科技、教育、水利、林业、广播电视、中小企业、通信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2)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引导性资金投入。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加强支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研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科学的投资保障机制和效益评估体系,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投入,加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政府和企业共同支撑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电信运行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优先支持涉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在电信资费、频率资源、电信网号码资源和网络资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的优惠政策,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提供保障。
(3)加强分类指导,抓好试点示范。根据各地区域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尊重农民意愿,提供农民欢迎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开展。开展农业、农村和县域经济信息化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在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选择基础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试点;在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地区设立示范点,给予重点支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4)建立机制,加速人才培养。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信息化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实施。针对农业和农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抓好不同层次的人员培训,突出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培训。要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与对外交流,重点培养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引导鼓励涉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
(5)加强宣传,推广经验。通过开展新闻报道、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第2题:

加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
(2)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
(3)制定海岛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岛区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护体系;
(4)努力保护水生资源;
(5)建设海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第3题:

各级政府有哪些环境保护责任?( )

A.改善环境质量

B.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

C.加大财政投入

D.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政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财政投入的规定有哪些?


正确答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第5题:

加强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
解析:
①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②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迫切需要。

③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落实农村改革任务的迫切需要。

④加强基层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第6题:

环境保护脱贫方面有哪些措施()

A.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B.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C.逐步规范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D.强化饮用水源地水质监管

E.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生态创建工作

F.加强对贫困地区环境质量的检测预警,帮助各级政府加强综合决策


正确答案:ABCDEF

第7题:

《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B.规定环境公益诉讼


参考答案:AB

第8题:

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

A.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B.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C.全面防治养殖污染

D.全面防治土壤污染


正确答案:BC

第9题:

根据2007年11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局、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农村生态环境监察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2)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3)加强畜禽、水产养殖的污染防治、
(4)努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第10题:

《2008年农村公路工作若干意见》对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有哪些要求?()

  • A、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 B、加强施工安全监管
  • C、加强危桥改造
  • D、加强渡改桥、渡口改造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