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考试

简述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题目

简述玉米细菌性萎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美洲—美国(1897)、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秘鲁、巴西;
欧洲—前苏联、波兰、瑞士、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
亚洲—越南、泰国、马来西亚。
症状表现特点:典型的症状是矮缩和枯萎。
早期感病—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枯萎死亡;
叶片-淡绿色-黄色条斑→干枯→褐色→枯萎;
植株生长期—维管束红褐色,植株高度受影响,横切面维管束切口处有黄色菌脓;
雌穗—大多不孕;
雄穗—过早抽出并变成白色,在植株停止生长以前枯萎死亡。
病原分类地位: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泛菌属Pantoea
检验方法:1.产地检验-甜玉米叶片病斑
2.病原物分离检验-
⑴伊凡诺夫培养基:菌落黏性大;
⑵黑色素培养基:30℃7d-菌落中心黑色,边透明。
3.血清学检验-琼脂双扩散、荧光抗体法
防治措施:加强检验检测,防止传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表现特点、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以开花期症状最明显。早期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萎蔫,雄穗退色早枯,叶片边缘产生波纹状不规则病斑,初期水浸状,黄色,与叶脉平行,贯穿全叶,宽1~10mm,严重时病叶萎蔫死亡。生长后期,叶片产生许多小病斑,结合成大块,火烧状干枯死亡。髓部有空腔,导管被黄色黏液阻塞,萎蔫植株的下部切口有黄色细菌溢脓。果穗的菌脓可通过内层包叶的气孔渗出,籽粒表面沾满细菌菌脓,病籽粒变形、皱缩和变色。
检验方法:
1、产地检验
2、种植检验:种子长出的植株有明显的症状。
3、分离培养基:采用伊凡诺夫选择培养基,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4、噬菌体检验法:用转化性噬菌体,如ZP6、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1.禁止从国外疫区进口玉米种子。
2.种子处理:
(1)微波炉70℃处理10min,效果很好。
(2)环氧乙烷熏蒸。
(3)恒温处理:50℃下处理4d,消灭种子内部细菌效果显著,不影响发芽。
(4)抗菌素温浸法。
3.防治传播媒介昆虫。
4.种植抗病品种。

第2题:

简述梨火疫病在国外的分布状况、症状表现特点、病原分类地位、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国外的分布状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25000→1500株
南部Poachimstal损失94%/4年
英国:12000棵发病树(1966.4.1-11.5)
荷兰:寻子-200万棵,火棘-13000棵
红果树-8700棵,花楸-4500棵
德国:梨树-18000棵
症状表现特点
花腐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腐(早春)。
溃疡溃疡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结果。
枝枯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
果腐梨火疫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实的腐烂,果实表面通常有菌脓或菌束。
病原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欧文氏菌Erwinia
检验方法和防治措施
1.产地检验-田间检查与观察
2.症状检验-与梨梢枯病(不为害大枝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区别。
3.选择性培养基检验
⑴MS培养基-菌落中心橙黄色,边缘光滑透明
⑵CG培养基-火山口特征(29℃48h)⑶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27℃2-3d培养,3-7mm菌落半球形凸起,橘红色(中-蛋黄,边-光滑)
4.幼梨切片接种-乳白色高度隆起的球状菌脓。
5.过敏性枯斑反应-石楠、烟草和蚕豆叶片-坏死反应。
6.血清学检验
⑴常规血清学方法-免疫荧光、ELISA、ODD等。
⑵免疫分离法检测技术-利用抗血清特异性吸附目标菌。
7.核酸探针技术及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32P标记—102-105个菌体
PCR技术—50个菌体细胞
PCR-斑点印迹+反印迹杂交—20个菌体
已被列为中国的检疫性病害,目前国内尚未发生。该病害能借助于多种途径迅速蔓延扩展,且易传染,难以控制,所以很难防治,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

第3题: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玉米细菌性萎蔫病是由( )传播的。

A、叶甲

B、蚜虫

C、果蝇

D、飞蛾


参考答案:A

第4题: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

  • A、坏死
  • B、腐烂
  • C、萎蔫
  • D、畸型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症状。


正确答案: 玉米小斑病的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大小(5~10)mm×(3~4)mm,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但一般不易见到。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三种类型:
⑴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
⑵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属感病病斑型。
⑶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

第6题:

简述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和病原。


正确答案: 症状:危害部位:叶片和枝梢叶片:初生淡绿色圆形小黑点,病斑不断扩大,形成不太明显的同心环纹,最后病斑出现波状线纹,形似花朵。枝条:幼小枝条受害,产生明显的黑色条纹,或整个枝一侧变黑。
病原:丁香假单孢菌丁香疫病变种。(有荧光色素)

第7题:

试述松材萎蔫线虫在国内外的分布状况,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 国内外的分布状况:日本(1905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朝鲜、葡萄牙、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
症状特点:病树针叶红褐色,全株迅速死亡。
病叶长时间不脱落。
夏季适合于发病,从患病到死亡需30天左右。
在外部显症前,木质部髓线薄壁组织被破坏,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水分输导受阻。
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移居性内寄生,主要在树体分生组织内向薄壁细胞取食。
生育速度很快,繁殖力强。
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25℃。
完成一个世代,15℃,12d;20℃,6d;25℃,6d;30℃,3d。
高温、干旱最适宜发病、发展和病株率增高。
传病墨天牛的繁殖量越多,病情蔓延范围越广,为害程度也越重。
发生条件及发生范围:
温度和土壤中水分含量与发病率有密切关系。
高温(20-30℃)和干旱有利于该病的发病。
山东、江苏、云南、辽宁东南部适合于发生于流行。
检疫方法:产地检验:
观察症状、查找天牛为害的虫孔、45天内全株枯死树等。
病原线虫检验
检测时,注意与拟松材线虫区别。
检疫处理的措施:禁止入境

第8题:

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


参考答案: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1)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展受叶脉限制。感病型
(2)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感病型
(3)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般不扩展。抗病性

第9题:

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


正确答案: 特点: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分类地位: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此外,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第10题:

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形态特征。


正确答案: (1)症状特点:在地上部形成由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构成的灰白色粉霉堆,后期产生黑色的小粒点—即闭囊壳。
(2)病原形态:有性世代:形成闭囊壳,附属丝为菌丝状特短,多子囊。无性世代:形成分生孢子,成串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