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考试

针对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联系现实,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试论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题目

针对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联系现实,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试论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述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正确答案:(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1)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2)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3)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4)偏重于追惩性监督,全程性监督尚显乏力(5)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6)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7)行政监察监督缺少独立性(8)司法监督绩效不高(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1)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2)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3)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法律机制(4)强化人大监督机制(5)完善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制约机制(6)专门监督机构须具备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7)完善司法体制,使司法监督具有独立性

第2题:

图11示意我国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读图1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指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将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6分)
(2)简要说明缓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4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0分)(1)人口老龄化严重;年少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分)
(2)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分)

第3题:

联系实际,我国行政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广义的行政执行是指全部的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行政执行是指对行政决策的实施,是指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遵循决策部门确定的决策目标,使行政决策方案得到具体落实,以达到预期目标是全部活动。
行政执行的特点主要有,(1)经常性(2)实务性(3)强制性(4)果断性(5)灵活性。
行政执行的原则有:(1)准确原则。(2)迅速原则。(3)创造性原则。(4)跟踪检查原则。(5)毅力原则。(6)条理原则。(7)民主原则。
从总体看,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执行中,基本上达到了决策的要求,能够如期完成任务,使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得到了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执行活动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失调、目标移位、控制不当、执行不力、腐败行为等等。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在行政执行中也出现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必须予以重视,进行分析,着手解决。
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执行偏差。即行政执行的最后结果与决策目标不尽一致,行政执行歪曲或偏离了决策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情况造成的,一种情况是,行政决策方案确定以后,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由于决策时所具备的条件和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行政执行主体没有办法和能力达到决策目标;另一种情况是,囿于行政执行人员的知识素养、执行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执行体系不健全,行政执行没有实现行政决策目标,造成行政执行实际效果与行政决策目标之间出现差距。
(2)执行变形。即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歪曲了决策目标。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机关身上。执行变形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附加性执行。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常常附加一些原决策目标所没有要求的内容,从而使行政执行过程复杂化,影响了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第二、替换性执行。当需要执行的决策目标与负责执行的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者制定与上级决策目标表面一致但本质上却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了上级部门决策目标的有效实施。第三、选择性执行。在行政执行中,执行者常常对上级指令、决定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措施,抵制甚至拒绝执行对于本级政府部门、本地区发展“不利”的内容。第四、象征性执行。在行政执行中只采用象征性措施,使行政执行流于形式,缺少落实行政决策的具体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受不到实际成效。导致行政执行中执行偏差、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执行者利益驱动产生的行为偏差;机制失衡,行为规范缺乏机制约束;行政结构紊乱,机构设置不当、权责不清、办事程序烦琐、规章制度不明确等;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等等

第4题:

针对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2、加快公共基础建设,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化和标准化3、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转变思想观念4、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5、加强对绿色物流的专业人才培养

第5题:

根据所学知识论述我国是否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如果存在,应该如何加以解决?


正确答案: 金融抑制是指当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限制或干预时,各种类型的资金价格被扭曲,融资渠道遭遇阻滞,资金需求者不能以其希望的融资方式和公平价格获得资金,或者无法在市场化基础上调整其资金结构,使之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产生金融抑制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错误地选择了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
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名义利率限制。高准备金要求。政府通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特别的信贷机构。
中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因为政府对银行等金融结构的利率限制,使得银行丧失了自主定价的能力,因此银行在决定贷款利率方面过于被动,进而使银行经营过于保守,最终导致了中小企业难以筹集资金,特别是难以从银行中取得贷款,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中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和屡禁不止正好是其的一个表现。
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即是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1)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步伐。
(2)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3)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对待所有机构。
(4)减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负担。

第6题: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3)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


答案:
解析:
(1)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11年,飞机首次应用于战争;1918年,新的工业部门——航空工业诞生;20世纪40年代,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20世纪40一50年代,喷气技术应用于飞机;20世纪50年代后,飞机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飞机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改变了战争形式;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飞机的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飞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社会生活更加便利;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8题:

论述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参考答案:(一)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健全。监督法规不完善。专业监督的力量薄弱且人员素质不高。被监督者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完善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的领导体制;保证专业监督部门独立行使职权;充实专业监督人员队伍;拓展人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强化国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健全行政监督法制:加快行政监督方面的立法;健全监督保障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保障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9题:

在现实生活中,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市场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断?是否根据物价与利率就可以判断均衡存在与否?试举几个我国经济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正确答案: (1)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依据价格和利率来判断货币供求是否均衡:当市场利率水平低于均衡利率或商品价格水平偏高时,表明货币供给多于货币需求;当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均衡利率或商品价格水平偏低时,表明货币供给少于货币需求。
(2)在现实生活中,依据物价的变动来判断市场供求是否均衡:当价格上涨时,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当价格下降时,表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3)利率与物价只是判断均衡存在与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不具有决定意义。这是因为:
就利率来说,均衡利率究竟应是百分之几,并不能通过逻辑的推导得以解答。尽管可以根据利率的历史水平,根据利率本身的动态——是在不断地波动还是相对稳定,根据当时经济环境的状况——各方面的关系是相对协调还是相对紧张等等,凭经验进行判断。但如此做出的判断显然不具有客观权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做定论。而且在利率理论中,货币供需决定说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不论持何说法,几乎都承认,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对于利率的形成均有作用。
就价格来说,价格反映货币供需对比的时滞有时很长,往往要经过几个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冲淡甚至抵消。另外,实际生活中也还有不少其他因素影响价格水平。所以,除了价格水平的波动极其剧烈从而可以据之做出货币均衡遭到破坏的结论外,幅度不大的波动,至多可以说明货币供需的对比发生了变化,但要做出多少较为准确的判断则不大可能。
总之,货币是多还是少会有不同的显示,需综合考察。仅凭借单一的信号判断均衡是否存在,很容易陷入片面性。

第10题:

会计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包括()。

  • A、发挥所长,深入组织,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
  • B、利用所学,针对组织,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
  • C、参与组织规划,倡导成本管理,提升组织效益
  • D、参加行业聚会,了解行业资讯,指导组织决策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