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

题目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目标是()。

  • A、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
  • B、稳定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
  • C、盯住美元
  • D、盯住一篮子货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不属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的是()

A.主动性

B.跨越性

C.可控性

D.渐进性


参考答案:B

第2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2.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

人民币当前已经实现了(  )。查看材料

A.全面的可自由兑换
B.不能自由兑换
C.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D.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答案:C
解析:
当前经常项目项下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第3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_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的原则是( )。

A.主动性

B.可控性

C.渐进性

D.彻底性


正确答案:ABC
解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

第4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截至2012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0.28%。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A.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 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
C.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D. 取消出口退税

答案:A,C
解析: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相比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

第5题:

2005年7月21日罐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2.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
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 )。

A、双向交易
B、单向交易
C、询价交易
D、美元做市商制度

答案:A,C,D
解析:
汇改后的交易机制,改外汇单向交易为双向交易,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并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竞价交易机制逐步淡出。可知ACD正确。

第6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

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B.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以黄金供求为基础

E.固定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 ABC

[解析] 参考教材174页。

 

第7题:

共用题干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截至2012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0.28%。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银行间市场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改革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机制包括()。
A:双向交易
B:单向交易
C:询价交易
D:美元做市商制度

答案:A,C,D
解析:
与盯住单一美元相比,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即从过去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转向稳定多边的名义有效汇率。
从交易主体看,除银行以外,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从交易机制看,改外汇单向交易为双向交易,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并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竞价交易方式逐步淡出,而且主要是满足过渡期中小金融机构的需求,完成了市场从有形向无形的转变。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物价水平相比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货膨胀,则该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
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之一,是提前或推迟收付外币,即当预测到汇率正朝着不利于或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时,外币债权人提前或推迟收入外币,外币债务人提前或推迟偿付外币。由于进口商需要以外币进行支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延期付汇可以用更少量的人民币支付等额外币。

第8题: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原则包括:()

A.主动性

B.灵活性

C.渐进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材料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0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2.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

以下因素中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是(  )。查看材料

A.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B.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
C.人民币利率不断提高
D.取消出口退税

答案:A,C
解析: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会造成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人民币汇率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货膨胀率高,则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利率提高,会限制资本,刺激资本流入,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取消出口退税,则抵制出口,可能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人民币贬值。

第10题: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年汇改以来截至2012年7月20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0.28%。

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目标是()。

A. 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
B. 稳定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
C. 盯住美元
D. 盯住一篮子货币

答案:B
解析:
与盯住单一美元相比,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即从过去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转向多边的名义有效汇率。选B。
@##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