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

某公司在评价员工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在绩效考评末期,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有一次正式的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不提高业绩将会有被解雇的风险,同时,公司每年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下列关于绩效考核说法错误的是()。A、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B、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考核过程本身,更取决于与考核相关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C、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是等

题目

某公司在评价员工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在绩效考评末期,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有一次正式的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不提高业绩将会有被解雇的风险,同时,公司每年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下列关于绩效考核说法错误的是()。

  • A、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B、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不仅取决于考核过程本身,更取决于与考核相关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
  • C、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是等价的
  • D、绩效考核则侧重于绩效的识别、判断和评价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时,将绩效考评分为4档,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优秀的比例为15%,良好为60%,合格为15%,不合格为10%。其中,当年考核为优秀的.可以领年终奖的150%,良好为100%,合格为70%,不合格为0%,这种绩效考评方式属于(  )。

A.平衡记分卡法
B.标杆超越法
C.强制比例法
D.六西格玛管理法

答案:C
解析:
强制比例法即在绩效考评开始之初,对不同等级的人数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其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第2题:

某公司近两年的业绩均呈下滑趋势。该公司拟采取裁员政策,以淘汰不合格的员工。不合格的员工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如何确定哪一位员工是不合格的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一个在同一岗位上工作超过5年的员工可能比一个刚刚转岗进入新岗位的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但是一直在原岗位工作的员工可能不如转岗后依然可以完成岗位工作的员工的综合素质强。
由此可以推出:

A.该公司为扭转业绩而实行裁员政策是不可取的
B.该公司应通过调动员工岗位来扭转业绩
C.该公司应通过员工的在岗时间来评定该员工的工作能力
D.该公司还没有找到扭转公司业绩的有效措施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由题干只能推出不能确定哪一位员工是不合格的,并不能推出实行裁员的政策不可取,排除;
B项:题干中说的是拟采取裁员政策扭转业绩,没有谈及应调动员工岗位扭转业绩,无中生有,排除;
C项:题干中在岗时间长是可能比在岗时间短的工作效率高,并不一定工作能力强,排除;
D项:题干中公司想要通过裁员来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但是不确定哪一位员工不合格,因此这一措施并不能有效实施,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第3题:

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员工的素质参差不弃,作为管理者应当()。

A.将每一位员工当作普通人来对待

B.将员工看成是极具潜力的人

C.按照优秀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员工

D.不理会素质差的员工


正确答案:A

第4题:

共用题干
青岛某集团公司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施行“三工机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将员工的岗位考核也分为“优秀绩效”、“合格绩效”和“不合格绩效”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在绩效评价期末,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每月保持有一次正式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一般给予一个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再不提高业绩将会因末位而被淘汰解雇.同时,公司每年按季度轮流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下面有关“三工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可以排除评价者主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
B:如果公司员工水平比较接近,如都比较优秀的话,则其公平性会大打折扣
C:该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
D:该方法成本比较低廉、评价尺度统一,但不能显示员工在某个具体领域的绩效问题

答案:A,B,D
解析:
98.“三工机制”的做法属于强制分布法.
99.本题考查强制分布法的优缺点.强制分布法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选项C错误.
100.本题考查绩效面谈的技巧.绩效面谈时,主管人员应认真积极地倾听,不应时常打断员工的谈话.所以选项D不选.

第5题:

华晨公司在评价员工时,将员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四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5%、20%、70%和5%。在绩效评价期末,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有一次正式的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不提高业绩将会有解雇风险。同时,公司每年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
该公司采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

A.职能管理法
B.配对比较法
C.强制分布法
D.目标管理法

答案:C
解析:
强制分布法要求评价者将被评价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它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划分为多个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的人数比例。该公司在评价员工时,将员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四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5%、20%、70%和5%。这里采用的是强制分布法。

第6题:

年终某大型企业的甲、乙、丙三个部门评选优秀员工,已知甲、乙部门优秀员工数分别占三个部门总优秀员工数的1/3和2/5,且甲部门优秀员工数比丙部门的多12人,问三个部门共评选出优秀员工多少人?

A.120
B.150
C.160
D.180

答案:D
解析:

第7题:

(2017年5月)构建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时,选取分析效标样本应()

A.随机抽取员工
B.抽取绩效优秀员工
C.抽取绩效优秀员工和绩效一般员工
D.抽取绩效优秀员工和绩效较差员工

答案:A
解析:
P123-126
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在从事该类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一般的员工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人员进行调查。

第8题:

海尔集团在服务革新中的“三工”是指:()。

A.工作、工资、工程

B.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

C.老员工、新员工、中层员工

D.精英员工、中层员工、普通员工


正确答案:B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集团公司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将员工的岗位考核也分为“优秀绩效”、“合格绩效”和“不合格绩效”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l0%、85%和5%.在绩效评价期末,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每月保持有一次正式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一般给予一个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再不提高业绩将会因末位而被淘汰解雇.同时,公司每年按季度轮流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绩效面谈的技巧主要包括().
A:主管人员要认真倾听
B:以积极的方式结束对话
C:主管人员应时常打断员工的谈话
D:鼓励员工多说话

答案:A,B,D
解析:
91.本题考查绩效考核的方法.强制分布法要求评价者将被评价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它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划分为多个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的人数比例.
92.本题考查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晕轮效应、趋中倾向、过宽或过严倾向、年资或职位倾向、盲点效应、刻板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93.本题考查绩效面谈的技巧.绩效面谈的技巧之一是认真倾听,最忌讳主管人员喋喋不休,时常打断员工的谈话.

第10题:

共用题干
青岛某集团公司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施行“三工机制”.将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三类,将员工的岗位考核也分为“优秀绩效”、“合格绩效”和“不合格绩效”三类.通常三类员工的比例分别为10%、85%和5%.在绩效评价期末,部门主管通常与员工每月保持有一次正式评价会见.对于不合格员工,一般给予一个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提醒如果其再不提高业绩将会因末位而被淘汰解雇.同时,公司每年按季度轮流对部门主管开展绩效评价的培训.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从绩效考核的方法上看,公司的“三工机制”属于().
A:目标管理法
B:行为锚定法
C:强制分布法
D:标杆超越法

答案:C
解析:
98.“三工机制”的做法属于强制分布法.
99.本题考查强制分布法的优缺点.强制分布法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选项C错误.
100.本题考查绩效面谈的技巧.绩效面谈时,主管人员应认真积极地倾听,不应时常打断员工的谈话.所以选项D不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