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建设部)

软土地及宜采用以下哪些基础形式。()A、大板基础B、桩基础C、沉井基础D、掏挖基础

题目

软土地及宜采用以下哪些基础形式。()

  • A、大板基础
  • B、桩基础
  • C、沉井基础
  • D、掏挖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软土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宜采用选项中哪些原位测试方法()
A.扁铲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十字板剪切试验 D.重型圆锥型动力触探


答案:A,B,C
解析:
.《岩土工程规范》10.3.1、10.4.1、10.6.1和10.8.1规定的适用范围,D适用于卵砾石土等碎石类土。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采用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快速加荷情况下饱和软黏土地基承载力时,以下各因素中对计算值结果不产生影响的是哪些选项(  )

A. 基础宽度
B. 荷载大小
C.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D. 基础埋深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表5.2.5规定,饱和软黏土在快速加载情况下其摩擦角为零,查表5.2.5可得Mb=0,因此与基础宽度无关。B项,根据第5.2.4条式(5.2.4)承载力公式可知,基底以上土的重度、基础埋深均对地基承载力有影响,而承载力为土体固有的性质,与荷载的大小无关。

第3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原则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者共同分担荷载
(B)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坚硬土层,以减少桩端的刺入变形
(C)宜采用使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较大的大桩距
(D)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桩身不需配钢筋


答案:A,C
解析:

第4题:

以下关于硬导体形式选择的说法那些正确?()

  • A、20kV及以下回路的正常工作电流在4000A及以下时,宜选用矩形母线;
  • B、20kV及以下回路的正常工作电流在8000A及以上时,宜选用槽型形母线;
  • C、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当采用硬导体时,宜采用铝合金管型导体;
  • D、500kV硬导体可采用单根大直径圆管或多根小直径圆管组成的分裂结构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原则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者共同分担荷载
B.桩端持力层宜选择坚硬土层,以减少桩端的刺入变形
C.宜采用使桩间土荷载分担比较大的大桩距
D.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桩身不需配钢筋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条文说明第5. 6. 1规定,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择Φ200 ~ Φ4400(或200mm×200mm ~300mm ×300mm),桩应穿越上部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距sa>(5 ~6)d以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

第6题:

软土地基上的某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度2m,拟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厚度1.5m。问影响该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

A、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
B、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
C、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
D、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

答案:A,B,C
解析:
当地基表层存在不厚的软弱土层且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挖除,另外填筑易于压实的材料。或者如果软弱土层较厚而全部挖除不合理时,可将其部分挖除,铺设密实的垫层材料,但必须进行换填层以下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验算,以上这种挖除回填统称为换填法。
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影响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性能的因素有换填垫层材料的性质、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和换填垫层下软土的力学性质;换填垫层的质量检测方法不会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性能。

第7题:

采用预压法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竣工验收时,宜采用以下哪些选项进行检验 ( )
A.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 B.标准贯入试验
C.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D.室内土工试验


答案:A,D
解析: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5. 4. 2条

第8题:

在下列关于采用砂井顸压法处理软粘土地基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在软粘土层不是很厚时,砂井宜打穿整个软粘土层
(B)在软粘土层下有承压水层时,不能采用砂井预压法处理
(C)在软粘土层下有承压水层时,砂井不能打穿整个软粘土层
(D)在软粘土层下有砂层时,砂井宜打穿整个软粘土层


答案:A,C,D
解析:

第9题:

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滑坡地段的公路路基形式应( )选取。

  • A、宜采用路堤形式
  • B、宜采用路堑形式
  • C、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 D、滑坡下缘宜采用路堑形式,滑坡上缘宜采用路堤形式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平原沙性土地宜采用哪种灌溉形式?


正确答案: 平原沙性土壤因其透水性强,农民称为“漏水地”,在这样地块上实施灌溉,宜采用喷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