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其中,以下哪几项属于甲类()。A、闪点小于28℃的液体B、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C、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D、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题目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其中,以下哪几项属于甲类()。

  • A、闪点小于28℃的液体
  • B、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 C、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 D、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厂房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进行确定,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类,下列关于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 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B.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按易燃、可燃物来确定厂房火灾危险性
C.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D. 丁、 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 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 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 油漆工段设置。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 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 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20%时, 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答案:B
解析:

第2题:

下列因素会影响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因素有( )。

A.生产中使用物质的性质
B.生产场所的建筑高度
C.生产中产生的物质性质
D.生产中使用物质的数量
E.生产场所的建筑面积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3,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P50-57

第3题:

厂房的火灾危险性是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进行确定,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类,下列关于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B.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按易燃、可燃物来确定厂房火灾危险性

C.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 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 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D.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20%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此题为单选题,请给出正确答案及解析,谢谢!


B

【解析】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第4题:

使用或产生哪些物质的生产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


正确答案: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第5题:

关于灭火设施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分类、分级的叙述中,何项不正确?( )

A.工业厂房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B.多层民用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及扑救难度分为一类和二类
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
D.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和严重危险级

答案:B
解析: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火灾危险性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是( )。

A.生产中使用原材料的数量
B.生产中使用原材料的性质
C.产品及副产品的数量
D.生产厂房的建筑面积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建筑面积不是影响火灾危险性划分的主要因素。P50-57

第7题:

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是根据生产和储存中物料的燃爆性质及其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反应中所用物质的数量,采取的反应温度、压力以及使用密闭的还是敞开的设备进行生产操作等条件来进行分类,可燃固体属于( )类。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主要化工防火防爆技术。丙类包括:1.闪点不小于60℃的可燃液体;2.可燃固体。

第8题: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为()类。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第9题:

在化工生产中,按照生产、使用、储存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及数量来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几类?各举一例。


正确答案: 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闪点<-28℃的油品提炼、环氧乙烷、醇类、液化石油汽、过氧化物、乙炔站、氢气站、硝化棉、金属钠、赤磷、硝化棉等
乙:闪点>-28℃的油品提炼、CO压缩机、氨压机发烟硫酸、焦化厂提取萘氧气站、空分站、铝镁粉等。
丙:闪点>-28℃的油品提炼、煤,焦碳的筛分、电视生产,泡沫塑料的发泡等
丁:塑料加工、金属冶炼、锅炉房、电石炉、硫酸生产焙烧工序。
戊:制砖厂房、电动车间、金属冷加工、水泥厂转窑、混凝土构件等.

第10题:

使用或产生哪些物质的生产属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


正确答案:(1)闪点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