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筑三类人员考试

2008年7月9日,某CNG加气站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5月28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6月13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将加气站土建工程发包给了某自然人,该自然人又将挖孔桩基础工程转包出去。7月9日下午,施工人员两人组进行挖孔桩作业,16时左右,一井下施工人员突然昏倒,井口看护人及相邻孔井施工人员有2人下孔井施救,先后中毒死亡。经调查发现,事故桩井位于原池塘填埋区域中心,池塘原有生物体和生活垃圾在填埋期间因厌氧发酵产生大量H2S,形成H2S聚

题目

2008年7月9日,某CNG加气站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5月28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6月13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将加气站土建工程发包给了某自然人,该自然人又将挖孔桩基础工程转包出去。7月9日下午,施工人员两人组进行挖孔桩作业,16时左右,一井下施工人员突然昏倒,井口看护人及相邻孔井施工人员有2人下孔井施救,先后中毒死亡。经调查发现,事故桩井位于原池塘填埋区域中心,池塘原有生物体和生活垃圾在填埋期间因厌氧发酵产生大量H2S,形成H2S聚集点,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对孔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请回答:每个刚进企业的新员工必须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是()。

  • A、安全思想教育
  • B、安全法制教育
  • C、安全技能教育
  • D、三级安全教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0.5m左右,丰水期水深2m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
该桥基础原设计为40根钻孔灌注桩,桩长12.0~13.8m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大桥基础施工时,恰逢河流枯水期且大旱无水。施工单位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提请将原设计大桥基础钻孔灌注桩全部变更为人工挖孔桩。监理单位与相关部门评估、审定,认为该变更属于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工程变更,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下达了工程变更令。
事件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分节现浇C25混凝土护壁支护,每节护壁高度为1m,桩孔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如图3所示,挖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施工单位重新修订了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挖孔作业时,至少每2h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气体及含氧量,保持通风;孔深大于10m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2)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为220V;
(3)桩孔每开挖2m深度浇筑混凝土护壁。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须履行哪两个审批程序?
2、图3中,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外齿式还是内齿式?写出构造物 A 的名称,说明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 B 的主要作用。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图3中标注的D与H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事件二中,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哪些主要的设备、仪器?
4、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错误,予以改正。
5、该大桥挖孔桩修订后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监理工程师在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一是要报业主批准,二是要同承包人协商确定变更工程的价格不超过业主批准的范围。如果超过业主批准的总额,监理工程师应在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请求业主作进一步的批准或授权。 2、(1)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内齿式;
(2)构造 A 的名称为护圈。
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B的主要作用为: (1)作为泄水孔,减小护壁周围土层中的水压力,防止护壁塌陷;(2)向护壁与桩周间空隙灌注水泥浆的灌浆( 或压浆)孔。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6.5.3,(1)D不宜小于1.2m,H不小于300mm。
(2)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通风设备与孔内气体浓度检测仪器。
4、第(1)正确;
第(2)错误,正确应为: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应为安全电压。
第(3)错误,正确应为:每节护壁高度不应大于1m。
5、该大桥挖孔桩修订后的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理由:该工程挖孔桩开挖深度虽未超过15m,但分布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工,需要专家论证。

第2题:

背景某工程由A建筑集团总承包,经业主同意后,将土方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分包给B专业分包单位。在土方工程施工中,B专业公司经仔细的勘察地质情况,认为土质是老黏土,承载力非常高,编制了土方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将专项施工方案报A公司审核,A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交由B专业公司组织实施。本工程基础设计有人工挖孔桩,某桩成孔后,放置钢筋笼时,为防止钢筋笼变形,施工人员在钢筋笼下部对称绑了两根5m长φ48钢管进行临时加固。钢筋笼放人桩孔后,1名工人下到桩孔内拆除临时加固钢管,还未下到孔底作业人员突然掉人桩孔底部,地面人员先后下井救人,相继掉人孔底。项目经理用空压机孔内送风,组织人员报警、抢救,但最终仍导致4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万元。经调查,此4人均为新人场工人,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也没有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技术交底。问题(1)本案例安全事故可定为哪个等级,并简述该等级定级标准?(2)关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总包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正确做法是什么?(3)本案例中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经哪些人审核、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答案:
解析:
(1)本案例中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中对事故的分类,应为较大事故。较大事故的分级标准如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为较大事故:1)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2)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3)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2)不妥之处有以下几点:不妥之一:B专业公司将专项施工方案报A公司审核;正确做法应就是先经B公司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报A公司审核;不妥之二:A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正确做法应由A公司企业技术部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审核同意;不妥之三:A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交由B公司组织实施;正确做法应是A公司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能由B专业公司组织实施。(3)本案例中土方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由B公司企业技术负责人、A公司企业技术部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监理公司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后,由A公司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第3题:

2008年7月9日,某CNG加气站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5月28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6月13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将加气站土建工程发包给了某自然人,该自然人又将挖孔桩基础工程转包出去。7月9日下午,施工人员两人组进行挖孔桩作业,16时左右,一井下施工人员突然昏倒,井口看护人及相邻孔井施工人员有2人下孔井施救,先后中毒死亡。经调查发现,事故桩井位于原池塘填埋区域中心,池塘原有生物体和生活垃圾在填埋期间因厌氧发酵产生大量H2S,形成H2S聚集点,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对孔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请回答:

477、此起事故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一般事故

D、较大事故

478、每个刚进企业的新员工必须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是()。

A、安全思想教育

B、安全法制教育

C、安全技能教育

D、三级安全教育

479、()在施工前需要对孔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业主

480、此起事故施工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5

B、20

C、30

D、40


答案:CDCC

第4题:

人工挖孔需要做到()。

  • A、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井下作业时需穿戴防护措施
  • B、孔桩内排水及时
  • C、吊土支架必须固定牢固
  • D、开挖过程中遇到其它地下管线立即停止作业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由某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桩径1800mm,开挖深度22m。施工前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采用现浇混凝土护臂,每挖3.5m-4.5m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臂,厚度10cm,强度等级C10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孔壁坍塌事故,造成一人被埋孔内窒息死亡。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关于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
  • B、挖孔时应经常检查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孔深超过15m时,应用机械通风
  • C、取出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应经常检查
  • D、井口周围需用木料、型钢或混凝土制成框架予以围护,井口围护高度应高于地面20-30cm

正确答案:B

第6题:

(2019年)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0.5m左右,丰水期水深2m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
该桥基础原设计为40根钻孔灌注桩,桩长12.0~13.8m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大桥基础施工时,恰逢河流枯水期且大旱无水。施工单位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提请将原设计大桥基础钻孔灌注桩全部变更为人工挖孔桩。监理单位与相关部门评估、审定,认为该变更属于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工程变更,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下达了工程变更令。
事件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分节现浇C25混凝土护壁支护,每节护壁高度为1m,桩孔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如图3所示,挖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施工单位重新修订了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挖孔作业时,至少每2h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气体及含氧量,保持通风;孔深大于10m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2)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为220V;
(3)桩孔每开挖2m深度浇筑混凝土护壁。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须履行哪两个审批程序
2、图3中,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外齿式还是内齿式 写出构造物 A 的名称,说明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 B 的主要作用。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图3中标注的D与H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事件二中,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哪些主要的设备、仪器
4、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 若错误,予以改正。
5、该大桥挖孔桩修订后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监理工程师在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一是要报业主批准,二是要同承包人协商确定变更工程的价格不超过业主批准的范围。如果超过业主批准的总额,监理工程师应在下达工程变更令之前请求业主作进一步的批准或授权。 2、(1)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内齿式;
(2)构造 A 的名称为护圈。
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B的主要作用为: (1)作为泄水孔,减小护壁周围土层中的水压力,防止护壁塌陷;(2)向护壁与桩周间空隙灌注水泥浆的灌浆( 或压浆)孔。
3、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6.5.3,(1)D不宜小于1.2m,H不小于300mm。
(2)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通风设备与孔内气体浓度检测仪器。
4、第(1)正确;
第(2)错误,正确应为: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应为安全电压。
第(3)错误,正确应为:每节护壁高度不应大于1m。
5、该大桥挖孔桩修订后的专项施工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理由:该工程挖孔桩开挖深度虽未超过15m,但分布有毒有害气体的人工,需要专家论证。

第7题:

人工挖孔桩井井下作业时,照明用电必须使用多大安全电压?


正确答案:24V以下

第8题:

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在下孔作业时,必须采取什么措施,才允许下孔作业?


答案:是用气泵向孔内送风,并检测确认无问题,才允许下孔作业。

第9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形式,由某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桩径1800mm,开挖深度22m。施工前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采用现浇混凝土护臂,每挖3.5m-4.5m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臂,厚度10cm,强度等级C10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孔壁坍塌事故,造成一人被埋孔内窒息死亡。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人工挖孔桩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护臂,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护臂形式有()。

  • A、中齿式护臂
  • B、不等厚度护臂
  • C、等厚度护臂
  • D、外齿式
  • E、内齿式

正确答案:C,D,E

第10题:

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在下孔作业时,照明用电必须使用()以下安全电压。


正确答案:24v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