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

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措施中,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A、100B、150C、200D、300

题目

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措施中,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可作为建筑防雷的自然接地体有()

A、电缆保护钢管
B、埋地敷设的金属管道
C、金属电缆桥架
D、混凝土桩基中的钢筋
E、建筑物底板内的钢筋

答案:B,D,E
解析:
2020版教材P 142
接地装置:指的是埋入地内-0.7m以下的接地极组,是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若人为设置专门打入的称入工接地体;若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地下室钢筋以及埋设的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装置散流极称为自然接地体,此外还有专门生产的成品如接地模块等。

第2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正确答案:金属外皮

第3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雷电感 应措施包括( )。

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长大金属物和突 出屋面的金属放散管、风管等均应就近连接到防雷电感应或共用接地装置上;
B.当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平行或交叉敷设的净距小于150mm时 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5m;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3n时,连接处应用 金属线跨接,但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不跨接;
D.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等接闪器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

答案:A,D
解析:

第4题:

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正确答案:100mm;30m

第5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时,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米内的管道,应当每隔()米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正确答案:100;25;20

第6题:

可作为建筑物防雷的自然接地体有()。2012

A.电缆保护钢管
B.埋地敷设的金属管道
C.金属电缆桥架
D.混凝土桩基中的钢筋
E.建筑物底板内的钢筋

答案:D,E
解析:
考查内容: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技术。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地下室钢筋以及埋设的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装置流散极称为自然接地体”。但是埋地敷设的管道类型很多,例如埋地的电缆、天然气管道就不适合做接地体,所以新版教材删除B选项,只保留DE选项。

第7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中,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米必须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为防雷电波沿各种金属管道侵入建筑物内,下列正确的是( )。

A.进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距建筑物50m内,应每隔25m左右接 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
B进出有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应在距建筑物25m处接
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
C.进出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或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与防雷电感应/ 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D.进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共用 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n.

答案:B,C,D
解析:

第9题:

在一类防雷中对平行敷设地面上的金属管道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安全距离、跨接。

第10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 A、金属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屋面的钢筋网每隔不大于18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 B、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总间距不应小于30mm。
  • C、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其连接处地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 D、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