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面积有限,排烟口也不会正好在起火处的垂直方向,除了冷静地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外,趁着烟较少的时候()。A、沿着烟扩散的反方向走B、沿着烟扩散的方同走C、哪里少向哪里走D、不必考虑烟的方向

题目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面积有限,排烟口也不会正好在起火处的垂直方向,除了冷静地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外,趁着烟较少的时候()。

  • A、沿着烟扩散的反方向走
  • B、沿着烟扩散的方同走
  • C、哪里少向哪里走
  • D、不必考虑烟的方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下建筑火灾在排烟时,要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并在排烟口部署力量设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2016年10月8日,某省D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火灾事故,导致12名被困人员全部遇难。经初步调查,煤矿起火原因主要是由于距主井井底起平点30 m处的压风机老化渗油,开关蹦火引起火灾,并引燃木支护,巷道垮塌,导致被困矿工窒息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2.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请说出外因火灾多发生在哪些地点?
3.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4.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哪些?


答案:
解析:
1.考查的是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即:①存在热源。要具备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②存在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无可燃物不能出现火灾。③具有持续供给的足量的助燃气体。最常见的助燃气体为氧气。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2.除明火外,还有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硐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3.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0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4.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1)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2)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4)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5)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第3题: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

A、缺乏防火安全常识而引起火灾事故

B、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引起火灾事故

C、由于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火灾事故

D、雷击、自燃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答案:ABCD

第4题:

地下建筑火灾前沿指挥部应设置在主攻入口或是()。

  • A、消防控制中心
  • B、出风口
  • C、烟雾较少区域
  • D、地下建筑起火层的上一层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面关于排烟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排烟口平时呈打开状态,以便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排烟
B.火灾发生时,排烟口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或手动进行控制
C.排烟口平时呈常闭状态,火灾发生时才打开
D.当气流温度达到280℃时,阀门自动关闭达到阻隔烟火的作用
E.阀门打开后输出开启动作信号,可连锁相关设备运行

答案:B,C,D,E
解析:
排烟口平时呈常闭状态,火灾发生时才打开,通过控制中心直接控制或联动控制,或手动使阀门打开排烟,阀门打开后输出开启动作信号,可连锁相关设备运行;当气流温度达到280℃时,阀门自动关闭达到阻隔烟火的作用。

第6题:

地下建筑起火后 ,由于浓烟()的弥漫,内部照明可能失去作用。

(A)火焰

(B)毒气

(C)湿度

(D)空气


本题答案:B

第7题:

2016年10月8日,某省D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火灾事故,导致12名被困人员全部遇难。经初步调查,煤矿起火原因主要是由于距主井井底起平点30m处的压风机老化渗油,开关蹦火引起火灾,并引燃木支护,巷道垮塌,导致被困矿工窒息死亡。
[问题1]
请说出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问题2]
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请说出外因火灾多发生在哪些地点?
[问题3]
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问题4]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哪些?


答案:
解析:
[问题1]
考查的是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即:①存在热源。要具备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②存在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无可燃物不能出现火灾。③具有持续供给的足量的助燃气体。最常见的助燃气体为氧气。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问题2]
除明火外,还有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铜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问题3]
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l)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o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OC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问题4]
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做到:
(l)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2)在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可采取区域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并将人员撤出。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4)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准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气伤人;也不准在火源下方灭火,防止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
(5)用上述方法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方法和综合方法灭火。

第8题:

附建式地下建筑在战时上层建筑遭到破坏时容易造成()的堵塞、引起火灾等次生灾害。

A.出入口

B.电梯

C.交通

D.楼道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不符合机械排烟系统中排烟阀设置要求的是( )。

A.排烟速度越快,排出气体中空气所占比率越大,因此排烟口的最小截面面积一般不应小于0.04m2
B.当排风口和排烟口合并设置时,应在排风口或排风口所在支管处设置自动阀门,该阀门必须具有防火功能,且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C.排烟口的尺寸可根据烟气通过排烟口有效截面时的速度不大于15m/s进行计算
D.发生火灾时,着火防烟分区内的阀门仍应处于开启状态,其他防烟分区内的阀门应全部关闭

答案:C
解析:
(1)排烟阀(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烟口应设在防烟分区所形成的储烟仓内。当用隔墙或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 每 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的设置应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
2) 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 3m 的场所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 1 /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 0.5m。
(2) 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阀(口) ,应在现场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3) 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4) 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不应大于最大允许排烟量。
(5 )当排烟阀(口)设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闭式吊顶的吊平顶上设置的烟气流人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1.5 m/s ,且吊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 非封闭吊顶的吊顶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积的 25% ,且应均匀布置。
(6) 单独设置的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其控制方式可采用自动或手动开启方式, 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当排风口和排烟口合并设置时,应在排风口或排风口所在支管处设置自动阀门,该阀门必须具有防火功能,且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发生火灾时,着火防烟分区内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其他防烟分区内的阀门应全部关闭。
(7)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
(8 )当同一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要求做到所有排烟口能同时开启,排烟量应等于各排烟口排烟量的总和。

第10题:

某地下商场发生火灾,起火部位为营业室,燃烧面积约100㎡,有人员被困。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地下商场可排烟的方法有()。

  • A、利用排烟口、门、窗排烟
  • B、利用高倍数泡沫排烟
  • C、利用排烟车(机)排烟
  • D、利用喷雾水排烟
  • E、凿油强行排烟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