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湖泊、水库取样垂线一级评价0.5~1.5km2布设一条取样垂线,二、三级每1~2km2布设,采用的是()的方法

题目

湖泊、水库取样垂线一级评价0.5~1.5km2布设一条取样垂线,二、三级每1~2km2布设,采用的是()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中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建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C.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8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答案:D
解析:
D项,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第2题:

对于每天接纳60000m3的污水量的小型湖泊,在进行一级评价时该湖泊取样 位置的布设应该是每( )布设一个。

A、1-2 .5km2 B、0.5-1.5km2
C、0. 5-2 km2 D、1-3km2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湖泊取样位置的布设。

第3题: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小型湖泊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0~2.0km2
C:1.5~3.5km2
D:4.0~7.0km2

答案:A
解析: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小型湖泊一级评价每0.5~1.5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1.0~2.0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第4题: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应设在水面下()处。

A0.2m

B0.6m

C0.8m

D0.5m


D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答案:D
解析:
在湖泊与水库水样的抽取上,小型湖泊与水库,如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如水深≥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第6题:

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上,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布设的方法。
A.放射线 B.直线 C.断面方向 D.断面垂线方向



答案:A
解析:
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一般情况,关于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垂线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不少于20条
B.二级评价不少于15条
C.二级评价不少于10条
D.三级评价不少于6条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中型水库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2.5km2
C:1.5~3.5km2
D:3~6km2

答案:D
解析:
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二、三级评价每4~7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第9题:

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小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2km2
C:1.5~3.5km2
D:2~4km2

答案:A
解析:
对于这种情况,一级、二级、三级评级的取样间隔是一样的,都是0.5~1.5km2

第10题:

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中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当建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 B、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 C、对于小型源泊、水库,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8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