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A、毒性B、燃烧爆炸危险C、放射性D、腐蚀性

题目

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 A、毒性
  • B、燃烧爆炸危险
  • C、放射性
  • D、腐蚀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氰化物可能以氢氰酸、氰离子和络合氰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这些氰化物可作为()和()分别加以测定。


正确答案:总氰化物;氰化物

第2题:

鸟击的危害是严重的,其危害主要来自于对飞机机翼的破坏。()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氢氰酸有剧毒,其致死量为()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D

第4题:

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

  • A、甲醇
  • B、乙醇
  • C、甲醛
  • D、氢氰酸

正确答案:A

第5题:

苯常存在于油漆和胶水中,其危害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可导致血癌。

第6题:

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

  • A、乙醇
  • B、氢氰酸
  • C、甲醛
  • D、杂醇油
  • E、甲醇

正确答案:E

第7题:

杂草是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所以杂草的重要性在于其危害性。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

A.燃烧爆炸危险

B.毒性

C.放射性

D.腐蚀性


正确答案:B

第9题:

当硫醇存在于直馏柴油中时,其危害比存在于裂解柴油中要()。(炼油)

  • A、大
  • B、小
  • C、无影响
  • D、相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论述氢氰酸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正确答案: 事故危害: (1)火灾、爆炸
氢氰酸易挥发,蒸汽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汽比空气略轻,无论是氢氰酸或其水溶液,泄漏后液体沿地面流淌,挥发的蒸气随风扩散,易形成大面积污染区和易燃易爆区,遇到点火源,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储存容器受热或因聚合放热,使压力剧增发生爆炸。
(2)健康危害
氢氰酸即使在很低的浓度时毒性也极强,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 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对眼、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并出现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症状:轻度者出现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或恶心、头昏、胸闷等症状。重度者产生意识不明及呼吸停止造成死亡。
氢氰酸燃烧后的烟气中含有氰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3)环境危害
氢氰酸及其燃烧产物可造成空气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安全保护:
深入到泄漏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穿气密性消防防化服。
现场急救: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特效解毒剂,如4-二甲氨基苯酚(4-DMAP)、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并及时就医。
(1)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祛除)污染的衣着,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头面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并及时就医。
(2)眼睛接触: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
(3)若吸入,则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至上风头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泄漏处置措施: (1)稀释防爆
在泄漏的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和喷雾状水,稀释、驱散空气中的氢氰酸,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2)关阀堵漏
①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阀门,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②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有关部位,再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围堤堵截
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含有氢氰酸的残液或者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在安全地点。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降低蒸发量,防止引发池火。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堤内和堤外雨水阀、切断阀,防止物料沿阴沟进入雨排线。
(4)倒罐输转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可采用输导的方法将氢氰酸转入其它容器或储罐。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倒罐输转,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5)化学处置
氢氰酸与碱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氰酸盐。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氰化钠,氰化钠仍剧毒,但在碱性条件下氰化钠能被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此外,氰化钠能与亚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的稳定配合物亚铁氰化钠(俗称黄血盐)。
因此,可通过向氢氰酸残液中加入次氯酸盐的碱溶液或亚铁盐的碱溶液消除或降低氢氰酸毒性和易燃性。残液被收集后,集中处置。也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这些药剂,配制成稀溶液,或将泄漏的残液导入这些药剂中,进行化学中和处置。
(6)收容
对于大量泄漏,可用防爆泵将泄漏残液输转到容器内或槽车内,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泄漏量较小时,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惰性材料吸附残液,用无火花工具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事故现场空气流动性较差的空间,如封闭房间内的死角处、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应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或洗消液等彻底吹扫。
灭火剂及灭火措施:
可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剂灭火。
若泄漏过程已发生火灾,不应盲目灭火,应先控制泄漏点周围火势,再采取冷却降温、关阀堵漏、倒罐输转等措施,切断泄漏源,从而灭火。
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火焰。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应用射流水不间断冷却着火罐壁,并对受火势威胁的比邻罐壁和设施进行冷却保护,维持稳定燃烧,直至燃气殆尽,火势自动熄灭。用喷雾水枪驱散有毒烟气,或设置水幕,防止烟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注意事项:
(1)冷却水流应成抛物线喷射在罐壁上部。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冷却要均匀。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驱散液体蒸气时,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为防止回火爆炸,应在着火罐维持燃烧后期,适时充入氮气维持罐内压力。
(4)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管线下方、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滞留,防止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5)在对着火的氢氰酸储罐冷却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泄漏处火焰变亮耀眼、容器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应及时撤退。
(6)救援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彻底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