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认证考试

评价服务器系统性能的测试有哪些()A、TPC-C测试B、TPC-H测试C、TPC-E测试D、Vmmark测试

题目

评价服务器系统性能的测试有哪些()

  • A、TPC-C测试
  • B、TPC-H测试
  • C、TPC-E测试
  • D、Vmmark测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是按照一定步骤,选用一定的度量项目,通过建模和实验,对计算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出解释。

在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中,对性能评价项目进行识别和设置是进行性能评价的基础工作。请写出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4个项目名称。


正确答案:CPU内存磁盘网络。
CPU,内存,磁盘,网络。 解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集中体现在处理器、内主存和外存磁盘几大件上,它们的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支持情况基本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系统性能监视评价的项目主要是CPU、主存、磁盘,此外越来越多地运行在网络上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还极大地依赖于网络,因此网络也是性能评价的一个重要项目。
系统性能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型法和测量法。用模型法对系统进行评价,首先应对要评价的计算机系统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然后求出模型的性能指标,以便对系统进行评价。测量法是通过一定的测量设备或测量程序,测得实际运行的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性能指标或与之有关的量,然后对它们进行某些计算处理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
常见的一些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大都是用某种基准程序测量出的结果。
性能评价的结果通常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峰值性能,一个是持续性能,其中持续性能最能体现系统的实际性能。

第2题:

试题五(18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或相应的编号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性能测试在系统质量保证中起重要作用。某项目组对一个电子政务平台系统执行了负载压力性能测试,重点评估其效率质量特性中的时间特性和资源利用性两个质量子特性。性能需求可以概括为:业务成功率达到 100%;响应时间在8 秒之内;服务器资源利用合理。测试环境逻辑部署图如下图。

【问题1】(4分)

请分别指出性能测试中负载测试与压力测试的目的。

【问题2】(6分)

请分别指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

【问题3】(3分)

该电子政务平台的“文档审核”业务的测试结果如下表,请具体说明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需求。

【问题4】(5分)

如60用户并发执行“新立申请”业务的成功率为 80%,应用服务器内存页交换速率为2000page in/s,数据库服务器CPU 平均占用率达到 100%。

请说明该业务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假设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软件配置正确,请指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


正确答案:
试题五(18分)[问题1](4分)1、负载测试模拟系统真实使用环境执行性能测试,考核系统在日常业务运行和高峰期运行期间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2分)压力测试模拟系统的性能极限点执行性能测试,用来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点。(2分)[问题2](6分)1、应用服务器关键指标:操作系统指标、缓存状况、连接池、执行队列等。(答对1个即给1分,最多3分)数据库服务器关键指标:操作系统指标、缓存命中率、数据库进程占用的CPU时间、数据库进程使用的内存量、锁资源使用情况。(答对1个即给1分,最多3分)[问题3](3分,每条1分)1、40用户并发平均响应时间为21.4秒,超过8秒,不满足需求;2、40用户并发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为91.4%,超过85%,不满足需求;3、内存页交换速率Pagein/s平均值为98.8,超过80,不满足需求。[问题4](5分)1、业务成功率(没有达到100%)、应用服务器内存页交换速率(大于80)、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大于85%)三个指标都不满足性能需求。(答对一个得1分,最多3分,只回答不满足给1分)2、系统存在的性能瓶颈可能包括:a)应用服务器物理内存不够。b)数据库服务器的CPU性能不足。c)数据库设计有问题或没有优化。(答对一个得1分,最多2分)

第3题:

试题(17)

以下关于系统性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17) 。

(17)

A. 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评估方法有基准测试、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B. 评价Web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最大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和吞吐量

C. 对运行系统进行性能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以更好的性能/价格比更新系统

D. 当系统性能降到基本水平时,需要查找影响性能的瓶颈并消除该瓶颈


正确答案:C
试题(17)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性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运行系统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信息系统在性能方面的表现,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其中,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评估方法有基准测试、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评价Web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最大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和吞吐量等。当系统性能降到基本水平时,需要查找影响性能的瓶颈并消除该瓶颈。
参考答案
(17)C

第4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或相应的编号填入对应栏内。[说明]
性能测试在系统质量保证中起重要作用。某项目组对一个电子政务平台系统执行了负载压力性能测试,重点评估其效率质量特性中的时间特性和资源利用性两个质量子特性。性能需求可以概括为:业务成功率达到100%;响应时间在8秒之内;服务器资源利用合理。测试环境逻辑部署图如下图。



13、请分别指出性能测试中负载测试与压力测试的目的。(4分)
14、请分别指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6分)
15、该电子政务平台的“文档审核”业务的测试结果如下表,请具体说明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性能需求。(3分)



16、如60个用户并发执行“新立申请”业务的成功率为80%,应用服务器内存页交换速率为2000page in/s,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达到100%。(5分)
请说明该业务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假设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软件配置正确,请指出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


答案:
解析:
13、
本题考查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概念。
(1)负载测试模拟系统真实使用环境执行性能测试,考核系统在日常业务运行和高峰期运行期间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2)压力测试模拟系统的性能极限点执行性能测试,用来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点。
14、
本题考查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指标。有关的监控指标很多,关键指标如下。
(1)应用服务器关键指标:操作系统指标、缓存状况、连接池、执行队列等。
(2)数据库服务器关键指标:操作系统指标、缓存命中率、数据库进程占用的CPU时间、数据库进程使用的内存量、锁资源使用情况。 15、
本题考查能否正确判断测试指标是否合理。
关键指标判断原则为:
·响应时间遵照3/5/8原则,大于8秒是不合理的;
·CPU平均占用率应小于85%;
·内存页交换速率Page in/s平均值不能大于80,否则预示物理内存不足。
对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1)40个用户并发平均响应时间为21.4秒,超过8秒,不满足需求;
(2)40个用户并发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为91.4%,超过85%,不满足需求;
(3)内存页交换速率Page in/s平均值为98.8,超过80,不满足需求。 16、本题考查能否正确判断测试指标是否合理,以及工程师对系统瓶颈的初步判断。
以下列出的是最有可能存在的三种瓶颈。
业务成功率(没有达到100%)、应用服务器内存页交换速率(大于80)、数据库服务器CPU平均占用率(大于85%)3个指标都不满足性能需求。
系统存在的性能瓶颈可能包括:
(1)应用服务器物理内存不够。
(2)数据库服务器的CPU性能不足。
(3)数据库设计有问题或没有优化。

第5题:

评价服务器系统性能的测试有哪些()

A.TPC-C测试

B.TPC-H测试

C.TPC-E测试

D.Vmmark测试


参考答案:A, B, C, D

第6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系统性能调优的关键是,首先做好性能故障定位,面对系统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多个服务器、多种应用、大量工作站以及局域网、广域网和其他类型的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故障点交错,故障定位工作非常复杂。下述是《工作流平台系统》的性能测试案例和结果数据。

. 测试案例描述:模拟多用尸登录《工作流平台系统》,针对工作流A、B、C分别连续创建20个实例。在单机和集群测试环境分别进行负载压力性能测试,单机环境下测试用机与一台应用服务器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压力直接加在一台应用服务器上。集群环境下测试用机与服务器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压力由负载均衡模块分摊到两台应用服务器上。

. 客户端交易并发执行测试数据:

单机测试环境和集群测试环境下,系统能够提供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哪种更好?为什么?

试分析系统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如何?是否有瓶颈存在了单机测试环境和集群测试环境相比,哪种环境下资源占用率更高,为什么?随着系统负载的加大,试预测哪种环境下资源占用率递增更快?

集群对系统性能有哪些贡献,以及有哪些弊端?该系统是否应该采用此集群策略?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在集群环境下系统能够提供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更好。 响应时间小交易执行效率高。
在集群环境下,系统能够提供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更好。 响应时间小,交易执行效率高。 解析: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交易执行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交易通过率以及吞吐量等。
在此问题中主要考虑交易执行响应时间这个指标,在集群环境下系统能够提供的客户端交易执行响应时间较小,交易执行效率高。

问题 2 答案解析:单机环境和集群环境下系统后台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较低 不存在瓶颈。 与单机环境相比集群环境下资源利用率更高。 为了实现集群策略系统需要花费资源所以造成集群环境下资源利用率更高。 随着系统承受负载的继续加大单机环境下资源使用会递增较快因为集群的负载均衡策略会发挥其作用。
单机环境和集群环境下,系统后台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较低 不存在瓶颈。 与单机环境相比,集群环境下资源利用率更高。 为了实现集群策略,系统需要花费资源,所以造成集群环境下资源利用率更高。 随着系统承受负载的继续加大,单机环境下资源使用会递增较快,因为集群的负载均衡策略会发挥其作用。 解析:系统服务器资源使用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CPU占用率(CPU Utilization%)、内存
页交换速率(Paging Rate)、硬盘流量(Disk Traffic)等。资源使用成为瓶颈的标志可以描述为:CPU Utilization%平均值持续达到90%以上;Paging Rate平均值持续达到80以上、 Disk Traffic平均值持续超过DiskI/O带宽。需要注意这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例如较大 Paging Rate会使CPU Utilization%和Disk Traffic的值提高。
系统服务器中应该主要考查应用服务器,其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存在瓶颈。
为了实现集群策略,系统需要花费资源,但随着系统承受负载的增加,集群的性能衰减较小。

问题 3 答案解析:集群能够提高系统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好的性能。 集群带来较大的花费同时增加了维护费用。 该系统采用此集群策略是不合适的我们看到在单机测试环境下创建工作流B和工作流C时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值已经达到85%以上应用服务器的集群策略使系统能够承受更多的并发负载这样就给数据库服务器带来更大的压力CPU占用率会成为瓶颈。
集群能够提高系统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好的性能。 集群带来较大的花费,同时增加了维护费用。 该系统采用此集群策略是不合适的,我们看到在单机测试环境下,创建工作流B和工作流C时,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值已经达到85%以上,应用服务器的集群策略使系统能够承受更多的并发负载,这样就给数据库服务器带来更大的压力,CPU占用率会成为瓶颈。 解析:服务器集群的优势是能够提高系统的客户端并发性能服务等级。
服务器集群的弊端是带来较大的花费,同时增加了维护费用。
在单机测试环境下,创建工作流B和工作流C时,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值已经达到85%以上,基本接近瓶颈。应用服务器的集群策略使系统能够承受更多的并发负载,这样就给数据库服务器带来更大的压力,CPU占用率会成为瓶颈。

第7题:

性能测试环境的配置不包括()。

A.操作系统的配置

B.服务器的配置

C.网络环境

D.测试工具


参考答案:D

第8题:

以下哪些描述也会影响测试结果?()

A.客户端软件

B.pc性能

C.服务器所处位置(逻辑网络位置)

D.服务器性能


参考答案:A, B, C, D

第9题:

什么是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哪些测试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案:
解析:
①性能测试是检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在系统测试阶段,性能测试通常是和强度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并通常要求同时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检湖lli性能测试执行时,注意观察资源使用率,资源率必须控制在50%以下,当大于50%以上时说明硬件或软件运行己占用空间太大,不符合一般情况。
②性能测试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其中压力测试又包括并发测试和大数据量测试。.
负载测试又叫强度测试,是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最终确定在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的测试。负载测试也是检查在系统运行环境不正常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运行到何种程度的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发现在什么条件下应用程序的性能会变得不可接受。压力测试包括并发测试和大数据量测试。并发测试主要指当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模块、数据时是否产生隐藏的并发问题,如内存泄漏、线程锁、资源争用等问题,几乎所有的性能测试都会涉及并发测试,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性能指标,而是为了发现并发引起的问题。大数据量测试包括独立的数据量测试和综合数据量测试两类。独立的数据量测试指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的大数据量测试。综合数据量测试指和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稳定性性能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大数据量测试主要是针对对数据库有特殊要求的系统进行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也叫疲劳强度测试。通常是采用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的并发用户数,或者日常运行用户数,持续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保证达到系统疲劳强度需求的业务量,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性能的过程。

独立的数据量测试指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的大数据量
测试。综合数据量测试指和压力性能测试、负载性能测试、稳定性性能测试相结合
的综合测试。大数据量测试主要是针对对数据库有特殊要求的系统进行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也叫疲劳强度测试。通常是采用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的并发用户数,
或者日常运行用户数,持续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保证达到系统疲劳强度需求的业务
量,通过综合分析交易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处理最大工作量强度
性能的过程。

第10题:

内燃机械制动性能测试中其制动评价指标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制动性能测试中制动评价指标有:
(1)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车辆从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所需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的减速度值。
(2)制动效能的恒定值:指在高速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温度升高,保持制动效能的能力。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指制动时车辆按给定轨道行驶的能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