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考试

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可用性属性,应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以备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A、加密B、备份C、数字签名D、更新

题目

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可用性属性,应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以备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

  • A、加密
  • B、备份
  • C、数字签名
  • D、更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信息数据管理,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信息数据需要即时保存

B.信息技术系统应当进行排除故障、灾难恢复的演习

C.为确保数据安全,重要数据应本地备份

D.信息技术系统应当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检查


正确答案:C
C项,基金管理人应建立电子信息数据的即时保存和备份制度,重要数据应当异地备份并且长期保存。

第2题: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中应高度重视系统的()设计,防止对信息的篡改、越权获取和蓄意破坏。

  • A、容错 
  • B、机构化 
  • C、可用性 
  • D、安全性

正确答案:D

第3题:

运营商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包括()。

A.网络与应用系统可用性要求

B.满足国家安全需求

C.满足用户安全需求

D.网络与应用系统可管理可运营需求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一系列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信息系统能够对系统安全状态、数据信息及其使用者的所有行为进行安全监控描述的系统安全属性是()

  • A、机密性
  • B、完整性
  • C、可用性
  • D、可控性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中,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被未授权方使用的属性”是为了达到防护体系的(6)目标。

A.可用性
B.秘密性
C.可控性
D.完整性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信息系统软件本身及其处理的信息在时间、范围和强度上的保密特性描述的系统安全属性是()

  • A、机密性
  • B、完整性
  • C、可用性
  • D、可控性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中,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被非法修改、破坏、丢失等”是为了达到防护体系的()目标。

A.可用性

B.保密性

C.可控性

D.完整性


正确答案:D

第9题:

摆渡机是机关单位内、外网进行物理隔离,为了满足内网和外网信息交换,在保证数据安全、操作方便、可靠的前提下,通过网络电子文档保险柜实现内、外网数据单向传输与安全交互。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要适时备份和安全保存业务数据,定期对冗余备份系统、备份介质进行深度()检查。

  • A、可用性
  • B、安全性
  • C、时效性
  • D、合理性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