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

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目

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危险源的辨识与预测
2.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并明确其职责
3.对内外信息沟通的方式和联络方法
4.人员的疏散方式和途径
5.应急设备的配备,如报警系统、消防系统、通信照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A、编制依据和目的

B、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

C、应急预案管理


参考答案:B

第2题:

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依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编制,做到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坚持经常组织演练,不断补充完善,使管理者、操作人员都能做到应知应会。
2、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应首先组织专家、专业人士进行评审、评价,按专家、专业人士的建议补充完善,并在实际演练过程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做到一次,并归档立案,以于备查。当险情发生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第3题:

《草原防火条例》规定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草原火灾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二)草原火灾预警与预防机制;
(三)草原火灾报告程序;
(四)不同等级草原火灾的应急处置措施;
(五)扑救草原火灾所需物资、资金和队伍的应急保障;
(六)人员财产撤离、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方案。

第4题:

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为了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效而有秩序地做好应急与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5题:

什么是应急预案?编制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急预案,是对单位火灾发生后灭火救援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计划安排文书,是针对单位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根据灭火救辑的指导思想和处理原则,以及单位内部现有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装备和单位内部员工的数量、质量、岗位情况而拟定的灭火救援应急方案。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行动方案和依据,在处置事故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编制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火灾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社会单位情况,合理调动分配单位内部员工组成的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第6题: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确保事故发生后正确、及时的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减少环境损坏和社会影响,提高应对安全风险和提升事故处理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事故开始前必须制定符合本洞实际情况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7题:

应急预案编制前,应开展事故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2)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3)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第8题:

编制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为了全面、迅速、有序地对草原火灾进行应急处理,控制和扑救草原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草原资源。

第9题:

A公司要编制应急预案,按照国家《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规定,针对某设备发生的具体事故编制的应急预案是()

  • A、综合应急预案
  • B、现场处置方案
  • C、专项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是什么(要突出预案编制的要点)?


正确答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5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是将城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类专业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可有效地保证应急预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为城市应急各方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与交流机会,有利于统一应急各方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一般应包括:市长或其代表,应急管理部门,下属区或县的行政负责人,消防、公安、环保、卫生、市政、医院、医疗急救、卫生防疫、邮电、交通和运输管理部门,技术专家,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法律顾问,有关企业,以及上级政府或应急机构代表等。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确定后,必须确定小组领导,明确编制计划,保证整个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①危险识别
危险识别应明确下列内容:1)危险化学品工厂(尤其是重大危险源)的位置和运输路线;2)伴随危险化学品的泄漏而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如火灾、爆炸和中毒);3)城市内或经过城市进行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类型和数量;4)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况,如地铁、大型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5)其他可能的重大事故隐患,如大坝、桥梁等;6)可能的自然灾害,以及地理、气象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异常情况。
②弱性分析
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城市的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
1.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如地形、交通、风向等);
2.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
3.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水、食物、电、医疗)和运输线路;
4.可能的环境影响。
③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可以提供下列信息:
1.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
2.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
3.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
4.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
④应急能力评估
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城市应急资源的评估和企业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
(3)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城市重大事故风险的分析结果,城市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以最大可能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包括组织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必要时请上级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和批准后,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发布和备案。
(5)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急预案的实施便成了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急预案的实施包括:开展预案的宣传贯彻,进行预案的培训,落实和检查各个有关部门的职责、程序和资源准备,组织预案的演练,并定期评审和更新预案,使应急预案有机地融入到城市的公共安全保障工作之中,真正将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