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某港湾淤泥黏土层厚3m左右,经开山填土造地填土厚8m,填土中块石大小不一,个别边长超过2.0m,现拟在填土层上建5~6层住宅,在下述地基处理措施中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理?()A、CFG桩复合地基B、预压地基C、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D、强夯处理地基

题目

某港湾淤泥黏土层厚3m左右,经开山填土造地填土厚8m,填土中块石大小不一,个别边长超过2.0m,现拟在填土层上建5~6层住宅,在下述地基处理措施中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 A、CFG桩复合地基
  • B、预压地基
  • C、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 D、强夯处理地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吹填工程,在厚为10~15m 的淤泥层海滩上吹填造地,吹填土质为细砂,吹填厚度
为2~4m。对该陆域的淤泥土层不宜采用( )进行加固。

A.堆载预压法 B.真空预压法
C.强夯法 D.深层水泥搅拌法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有关软弱土层的处理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淤泥填土可以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法
B.素填土可采用强夯法处理
C.杂填土必须采用桩基
D.堆载预压可用于处理有较厚淤泥层的地基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某吹填工程在厚为10~15m的淤泥质土层海滩上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土质为细砂,吹填厚为2~4m,对该陆域的淤泥质土层—般不宜采用( )进行加固。

A.堆载预压法 B.真空预压法

C.强夯法 D.深层水泥搅拌法


正确答案:C

第4题:

高等级公路路堤需填土 4m左右,地基中淤泥质土层厚20m左右,下述地基处理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 )。
A.设置砂井,边筑堤、边预压 B.采用厚度较大的碎石垫层置换
C.采用低强度桩复合地基 D.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垫层


答案:A,D
解析:
淤泥质土层太厚,采用置换法成本非常高。

第5题:

一港湾淤质黏土层厚3m左右,经开山填土造地填土厚8m左右,填土层内块石大小不一,各别边长超过2.0m,现拟在填土层上建4~5层住宅,在下述地基处理方法中请指出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
A.灌浆法 B.预压法
C.强夯法 D.振冲法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 )。

A.垫层
B.封层
C.过渡层
D.透层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9页
填石路堤填料间的缝隙大,上面铺筑细粒土容易掉落进填石间的缝隙,影响路基稳定,《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要求“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垫层、封层、透层属于路面里的结构层次 。

第7题:

不属于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原因的是。( )

A.近地表下1~3m处有杂填土层
B.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
C.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
D.所填土中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混填,黏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黏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答案:A
解析:
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原因的是:1.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淤;2.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3.所填土中黏性土和非黏性土混填,黏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黏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第8题:

某吹填工程在厚为10~15m的淤泥质土层海滩上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土质为细砂,吹填厚为2~4m,对该陆域的淤泥质土层一般不宜采用(  )进行加固。

A.堆载预压法
B.真空预压法
C.强夯法
D.深层水泥搅拌法

答案:C
解析:
强夯法适宜于碎石、砂土、粉土、黏性土的地基。对于吹填细砂下10~15m大厚度淤泥土进行强夯,易造成夯锤深陷其中而难于起锤。大夯击能(8000kN?m)锤的加固深度最多9.5m,对与泥层的加固不过5m左右。

第9题:

某滨海滩涂地区经围海造地形成的建筑场地,拟建多层厂房,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①填土层,厚2.0~5.0m;②淤泥层,流塑状,厚4.0~12.0m;其下为冲洪积粉质黏土和砂层,进行该厂房地基处理方案比选时,下列哪些选项的方法是合适的?(  )

A、搅拌桩复合地基
B、强夯置换法
C、管桩复合地基
D、砂石桩法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表3.0.1规定,可判断本拟建的多层厂房为乙级。
根据第3.0.2条第2款规定,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在本题中,该建筑物对地基变形有严格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3.1条第1款规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粘性土(软塑、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细砂(松散、中密)、中粗砂(松散、稍密)、饱和黄土等土层。
根据第1款规定,强夯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规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10m。
根据第7.2.1条第1款规定,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以及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黏土地基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第10题:

某新近回填的杂填土场地,填土成分含建筑垃圾,填土厚约8m,下卧土层为坚硬的黏性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2m处,现对拟建的3层建筑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深度要求达到填土底,下列哪种处理方法最合理、有效?(  )

A、 搅拌桩法
B、 1000kN·m能级强夯法
C、 柱锤扩桩法
D、 长螺旋CFG桩法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3.1条规定,搅拌桩不适合含大孤石或障碍物较多且不易清除的杂填土;B项,第6.3.3条表规定,单击夯击能1000kN·m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4.0m;C项,第7.8.1条规定,柱锤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有效加固深度达10m;D项,第7.7.1条规定,CFG桩不适合杂填土地基。
题17表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