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考试

2006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跟世界的人均水平相等,但从哪一年开始,我国超过了世界的人均水平?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D、2010年

题目

2006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跟世界的人均水平相等,但从哪一年开始,我国超过了世界的人均水平?

  • A、2007年 
  • B、2008年 
  • C、2009年 
  • D、2010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人均肉、蛋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本题答案:乳

第2题:

目前全球碳排放量304.9亿吨,中国碳排放为全球第一,占22.3%,人均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本讲提到,中国的石油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A.11%

B.50%

C.80%

D.120%


正确答案:A

第4题:

现在美国人均排放 25 吨二氧化碳,远大于中国人均排放量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我国地表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正确答案:6;四分之一

第6题: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 1/3

第7题:

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为0.61t。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从总量上看,我国碳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到2025年前后,这一数字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目前仍然不受绝对排放量的限制,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可能会很快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在最近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遭遇了严峻的气候压力。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

A.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B.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C.目前的碳排放协议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了短暂而宝贵的“排放空间”

D.碳排放位居世界第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B
文段第一句就介绍了“按照《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被要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B选项完全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再者根据常识:《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解题误区]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是一道细节判断题,而非主旨判断题。容易误选C。文段一直围绕二氧化碳排放量说事,并没有直接点明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互关系,故AC均不正确。D项改“可能”为必然,排除。

第9题:

2007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多少吨?

  • A、3.50 
  • B、4.00 
  • C、4.58 
  • D、5.0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我们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大,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基本达到了世界人均水平。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