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

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目标是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A、专业大户B、家庭农场C、农民合作社D、农业企业

题目

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目标是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 A、专业大户
  • B、家庭农场
  • C、农民合作社
  • D、农业企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依法

B.平等

C.自愿

D.有偿


正确答案:CD

第2题: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售、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材料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的自我发展是内在根据,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重要条件,对其发展起推动作用。
(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土地经营权30年不变,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经营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
(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循序渐进,坚持适度原则。

第4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土地承包流转中的( )

A.仲裁服务

B.技术扶持

C.安全查收

D.政策实施


正确答案:A
 答案:A “十一五”时期,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土地承包流转中的仲裁服务

第6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 134~138 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 134 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三不得”主要是指( )。

A.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B.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C.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D.不得自愿协商承包


正确答案:A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故ABC项正确。

第7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请论述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正确答案:

第8题:

什么是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你认为在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参考答案: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中国应该:(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
(3)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第9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 出:“建立健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上述决定有利于
A.调整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 B.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C.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D.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答案:B,C,D
解析:
【命题侬据】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农户经集体同意可以转包承包地给种田能手,但强调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或者非农地。1993年中央11号文件提出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转让土地使用权,但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 前提下,且经发包方同意: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中全会作出决定,提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 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同时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2001年年底的中央18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规范。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上升为法律。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 规定。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指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各 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一是完善土地 承包经营权的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搞好农村土地确权、 登记、颁证工作,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 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 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允许的形式。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 权流转政策体系。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关于市场体系的理解。以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考试要求,新的大纲删减了这一要求。但是本题也可以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知识点的考査。
(2)题干材枓出自2008年10月12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本题属于灵活性试题,考查理解。主要考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意义。
(3)回答本题需要正选法和逆选法,B选项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是正确选项,土地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市场,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更合理的分配,同时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正确答案是BCD。我国的土地资源是
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不会因为具体制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根本的属性,故A是错误选项。
【标准答案】BCD

第10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 A、买卖
  • B、出租
  • C、互换
  • D、转让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