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继续教育

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题目

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判断一种政治制度是否优越,不能从任何理念、原则或框框出发,而只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标准。主要应看两方面:一是在社会常态方面,能否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在社会非常态方面,能否保证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作出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由此来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实践——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政治安定,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广泛;在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九八抗洪、抗击非典以及抗击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当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种种突发事件方面,党和政府处理及时,措施得当,成效显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所有这些,国内外有目共睹。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对常态的社会发展管理得好,对非常态的突发事件处理得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好的。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再一次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制度的本质上,而且体现在它的发展趋势上。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制度,党对抗震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正如国外一些媒体所讲的,如果没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这种坚强、有力的领导,想组织好这么大规模的抗震救灾是不可想象的。这正是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制度,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我国的政治制度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海外有媒体指出,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在中国制度体系很多方面的优越性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其“动员能力”。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开放的制度,抗震救灾工作高度公开和透明,向国际社会的援助敞开大门,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将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地震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唐山地震

B、汶川地震

C、玉树地震


参考答案:A

第2题:

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救援,来认识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尽管民间组织有许多是跨省、跨区域性的,但是民间组织在社区内部也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经常被称之为社区中介组织,在此使用民间组织更侧重于社区内部的社区中介组织的含义,但是在论述中也将跨省、跨区域性的民间组织包括在内。伴随国家经济社会体制转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政府权力下放、资源配置格局调整,我国的民间组织开始得到发展的条件和契机,尤其是在城乡基层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种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大量产生。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的社区中介组织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民间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将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推进社区治理的发展,必须明确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
(一)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
(二)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
(三)协助居民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
(四)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的前提是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就不可能达到社区的良好治理,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越高涨,参与的有序程度越高,达到良好社区治理的可能性越大。具有共同需求的人,才有彼此交往的欲望和基础,民间组织的成立正是因他们有共同语言、共同需求和共同基础。将具有共同特点或需求的人组织起来,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为社区居民交往和沟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区居民共同体的形成。民间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既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又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第3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震级为8.0级的特大地震,涉及10个省区市,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B.震级是衡量地震时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C.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被称为震中

D.地震发生时离震中越近,震级越高,破坏力也越大


正确答案:A

106.【答案】A。解析∶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因此A项正确。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地震发生时,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因此B项错误。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因此C项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有多个烈度,一般讲,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破坏就越大.烈度也越高,因此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4题:

按地震成因来划分,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属于()

  • A、构造地震
  • B、火山地震
  • C、陷落地震
  • D、诱发地震

正确答案:A

第5题:

预报成功的地震是()

  • A、唐山大地震
  • B、汶川地震
  • C、海城地震
  • D、雅安地震

正确答案:C

第6题:

我国汶川、玉树地震后,有关部门定期发布关于地震救灾的权威数据。这符合行政程序法中的( )原则。

A.公开
B.公正
C.正当
D.复审

答案:A
解析: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1)公开的原则。(2)公正的原则。(3)正当的原则。(4)参与原则。(5)复审原则。(6)效率原则。

第7题: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时间是2010年4月15日。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中国发生在2017年的自然灾害是()。

A、汶川特大地震

B、四川九寨沟地震

C、南方洪涝

D、青海玉树地震


答案:B

第9题:

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自然灾害。

  • A、汶川地震,
  • B、南方雨雪冰冻,
  • C、玉树地震

正确答案:A

第10题: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的。
  • B、汶川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间
  • C、汶川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 D、汶川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