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考试

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题目

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中国民法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50年的,法律不予保护。


参考答案:错

第3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l5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


正确答案:×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4题:

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债权的行使未定期限的,则诉讼时效从权利成立并生效时起算
B:人身伤害的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一律从受伤害之日起算
C:附停止条件或起始期的请求权,自条件成立或期限届至时起算
D:违约金及违约赔偿请求权应自债权得请求时起算

答案:A,B,C,D
解析:
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采用主观标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起算。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时效规定》第6条针对合同之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进行了明确规定,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所以,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既不是债权产生或者生效之日,也不是债权客观上被侵害之日,而是主观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权被侵害之日,如此才与诉讼时效制度督促债权人行使债权的目的和功能相符。故A项错误。B项,依照《民法通则意见》第168条规定,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势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开始计算;伤势不明的,从确诊之日起计算。据此,B项错误。C项,附停止条件或者始期的债权,从条件成就或者始期届至时才能行使债权,但不意味着条件成就或者始期届至时就是债权被侵害之日,附条件的债权可能还有履行期的问题,所以C项说法错误。违约金及违约赔偿请求权应自债务不履行之时起算,而有些债务或因法律规定或因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存在履行期间,在此期间内债权可得以请求,但此时却不可请求违约金或违约赔偿。故D项错误。此题D项有一定难度。

第5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15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参考答案:错

第6题:

一般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

A.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犯时起计算

B.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时起计算

C.从侵权人被找到之时起计算

D.从证据确凿之时起计算


参考答案:B

第7题: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42)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10

B.15

C.20

D.30


正确答案:C
解析:“时效”一词,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都能碰上,但含义不同。刑事诉讼中称“追诉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追诉期限的,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民事诉讼中称“诉讼时效”。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究: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8题:

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


正确答案:√

第9题:

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其开始计算的时间为( )。

A.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

B.权利人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

C.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

D.权利受到侵害时


正确答案:D
D。考查对最长时效期间的掌握,A、B、C是普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D正确。

第10题:

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30
B.25
C.20
D.15

答案:C
解析: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A选项正确,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