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考试

根据我国古代的“时辰”计时方法,上午10点应属于()。A、申时B、巳时C、卯时D、亥时

题目

根据我国古代的“时辰”计时方法,上午10点应属于()。

  • A、申时
  • B、巳时
  • C、卯时
  • D、亥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通常所用的农历并不是纯粹按月相周期排定的历法
B.农历中干支用来编排年号,一个天干搭配一个地支,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更”是古人计时的单位,“三更”指的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D.古代人们根据天干计时,把一日分为12个时段,称为十二时辰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天文历法。
第二步,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而不是仅仅按照月相周期。

第2题:

下列古时的计时单位哪一个与30分钟最接近()

  • A、时辰
  • B、点
  • C、更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代“丑时”指的是()。

A.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B.晚上9点至1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凌晨3点至5点


正确答案:C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第4题:

“鸡鸣至今”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名。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


正确答案:两小时

第6题:

古代的人利用()观测仪计时。


正确答案:日影

第7题:

古代所说一个时辰是指()。

  • A、1小时
  • B、2小时
  • C、3小时
  • D、4小时

正确答案:B

第8题:

我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早上5~6 点。(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

我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早上 7~9 点,而早上 5~7 点是卯时。

第9题:

古代一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古代12时辰中子时指的是


正确答案: 十一点至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