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统考)

莉莉是音乐老师,和蔼友善,和学生相处得很好,学生也都很喜欢她。为了亲戚酒店开业的庆典活动,莉莉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合唱演练,并在午休时候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酒店开业庆典。有关莉莉老师的做法,以下正确的是()。A、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B、指派学生参加商业庆典和开幕式,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占用学生周末和午休时间,侵害了学生的休息权D、学生们都很响应莉莉老师的号召,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

题目

莉莉是音乐老师,和蔼友善,和学生相处得很好,学生也都很喜欢她。为了亲戚酒店开业的庆典活动,莉莉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大合唱演练,并在午休时候带领全班同学去参加酒店开业庆典。有关莉莉老师的做法,以下正确的是()。

  • A、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 B、指派学生参加商业庆典和开幕式,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 C、占用学生周末和午休时间,侵害了学生的休息权
  • D、学生们都很响应莉莉老师的号召,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
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在进行选择与决策时,总是拿不定主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问题:
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如何帮助她


答案:
解析:
针对晓雯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注重培养晓雯良好的意志品质。(1)首先帮助学生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自觉性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征,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都建立在一个正确而合理的行动目的的基础上。对晓雯的教育可以从确立远大的目标着手,处理好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避免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动机冲突。
(2)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在学校教育中,日常的学习、劳动和课外活动,都需要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付出艰辛和努力,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最好途径。对于晓雯这样优柔寡断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学会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3)发挥教师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在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中,离不开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班集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晓雯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首先要表现出目标明确、处事果断、兢兢业业、不畏困难的作风,以此来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
(4)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教师要在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中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调动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激励晓雯用格言、座右铭警醒自己,用杰出人物的事迹对照、监督自己的言行;同身边的榜样相比较,找出差距,迎头赶上;每天坚持记日记,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发现缺点,及时改正等。

第2题:

案例:
一节音乐公开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音乐老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同学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这时,学生中却突兀地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一个男生说。老师未予以关注,继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啊,同学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还是那个男生在嘀咕着“一点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还是未予以关注,课堂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氛围,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了。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
解析:
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 本节课是公开课,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非常投人地教学,引导大家去欣赏音乐之美,应该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且这位老师也能让课堂保持者热闹的气氛,足见整堂课还是比较井井有条的。
但是在这井井有条中也存在一些 “瑕疵”,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对课堂的兴趣不大,枯燥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该教师虽然教学活动比较贴合学生的发展,但是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这一理念的施行中,做法欠妥。在学生进行提出不喜欢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并未作出回应,而是选择忽略不和谐的声音继续开展教学,不符合新课标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
教师应该灵活应对这类教学事件,充分发挥才能,用创造性的艺术策略解决问题,如充分听取学生的异议,并与学生展开一场音乐之美的讨论,一起去发现音乐的美。

第3题:

一位退休教师说:“老师最喜欢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也是这样。现在回顾30多年的教学生涯才发现:一个学生成绩好不等于他将来的事业很成功。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人读书时成绩很好,有的人后来事业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一个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 如果该老师说的话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 ) A.该老师当年最喜欢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都不是很成功 B.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学生中,有的是该老师当年最不喜欢的 C.该老师的学生中,当年成绩最差的后来在事业上也都不成功 D.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在事业上都不会很成功


正确答案:A
由老师的话可知,在他的学生中,事业成功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当年学习成绩最好的。显然,只有选项A是最符合题意的。故选A。

第4题:

《爱的教育》孩子们喜欢德卡蒂老师,是因为?()

  • A、她做事风风火火
  • B、她声音温柔
  • C、她活泼和善,从不批评、惩罚学生

正确答案:C

第5题:

在唱歌课《雪绒花》学唱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都很投入并轻柔地演唱这首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突然老师听到从角落里冒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里的一位经常调皮的学生发出的,他平时就喜欢在在下课时的走廊里大声唱歌,并引此为傲。这位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呵斥了这位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什么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而大声呵斥了这位大声歌唱的学生.属于违背了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指的是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同时,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表达去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第6题:

马老师为了和学生打成- -片,以知心姐姐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教导主任认为,这样处理学生关系太随便,如果你是马老师,你怎么做?


答案:
解析:
我会作如下处理:
第一,我认为马老师关爱学生,与学生和谐融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第二,教导主任的批评和顾虑也是又道理的。身为教师与学生相处打成一片是需要一一个度的,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第三,我认为与学生相处不仅要成为益友还要成为良师,在学生中要树立一定的威信, 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体,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开展,课后多与学生的接触能更好的了解学生。
第四,与学生相处要严慈相继,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7题:

案例:
音乐课上,授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古典音乐的特点,并为大家播放了一首古典乐曲。
欣赏完毕,她充满感情地问:“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音乐吗?”学生齐声答道“喜欢”。这时,人群中响起一个不同的声音:“不喜欢”。教师没有去理会他,继续说道:“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古典音乐,那么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古典乐曲”结果那个学生说了一句“也不好听啊”,但声音明显轻了。老师依然没有理他,继续上课。后来那个学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
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
解析: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从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专注地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美”,让课堂保持热闹的气氛,足见整堂课还是比较井然有序的。
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师没有很好的尊重学生,面对学生的“异议”,教师第一次没有理会。当学生第二次发表意见时,声音明显轻了。此时学生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伤害。这种不理会的态度势必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挖了一条“鸿沟”。新课程关注相互合作探究,呼唤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教师不是指挥者,而是合作的另一方。师生应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教师应当与学生平和交流,找出原因,也应认真思考,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新课标中有注重学生体验这样一个特点,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知识、能力及价值观。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是在真正获得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向上发展的。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因为体验具有独特性,该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个体的存在,忽视对人情感的关注,忽视每个人情感体验的独特性。统一标准必定造成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的局面。面对课堂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事件,教师应该灵活应对,以创造性的艺术策略来应对事件。听取学生的不同想法,一起去发现音乐的美。

第8题:

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成绩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张老师在言语中总 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 们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小心地上他的课。
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幽默地给学生讲故事,对学生也很温柔。有一天 她带着学生去农田上实践课。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 我买的土豆怎么样了。”说完就往农田外走去。不一会儿,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 可以这样,我是付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竞然说出如此粗鲁 的话。一名学生回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 得粗鲁……
材料三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的 看法。
(1)请分别对三个材料中老师的形象进行描述。(6分)
(2)请结合实际,试述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9分)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中老师知识丰富,但过于高傲;材料二中老师教学技能扎实,但人格存在缺陷;材料三中老师人 际关系良好,整体素质较好。
(2)教师方面: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 对待学生;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 学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②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 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

第9题:

老师,请不要太自我中心 郭老师是前年刚从XX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第一年学校领导就安排她当班主任。在她当班主任的第一学期末,她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让学生给班主任提意见。结果大出所料,全班62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对老师提出了批评和指责。当她看到同学们一张张毫不客气的批评问卷时,她的脸红了,手也颤抖了,她惊呆了一一原来我是这么一个坏人吗?同学们为什么说我太虚伪、太自我中心?她反反复复地回忆这一学期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她批评过学生,向学生家长告过状,学生竟然认为这是老师没本事的表现,并且告诫老师不要再去打扰家长,说他们都很忙,自己的工作自己做,不要认为只有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所有的人都围绕着老师的工作转。她还告诉过一些同学不要跟XX同学交朋友,说他品德有问题。同学们不但没有照老师说的去做,反而更加同情那位同学,都愿意和他做朋友。她帮助学生编排了一个节目,在全校元旦晚会上演出,并且获了奖。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选的节目他们不喜欢。他们喜欢“123”而不喜欢“雪绒花”。但老师硬是逼迫他们遵从了自己的意愿,最后节目得了奖,老师也受到了领导的表扬。但同学们却说老师是多么自我中心,多么爱表现自己。他们多么想都能够参加演出,都能上台让自己的父母看看,可是老师就让5个人上了场,其他同学天天为他们忙碌,天天为他们腾场地,心里又是感觉多么委屈啊!……她看着看着只感觉头脑发胀,眼泪也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但她还得擦干眼泪,笑着走到教室,对同学们说:我刚才看了大家所提的意见都很好,对我帮助很大,希望大家以后有什么意见及时向老师反映,咱们共同把工作做好,把学习搞上去。回到宿舍里她自己却连饭都吃不下去,一个人委屈地哭了起来。试分析上述案例。


正确答案: (1)从教师能力的角度看,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移情能力,不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教师的移情能力,指的是教师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学生精神世界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才能在教育教学前预期学生会有哪些反应、在过程中迅速捕捉到学生的反应、过程后猜想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反应。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意图,深刻体验学生的内在情感,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和思维特点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案例材料中郭老师由于缺乏移情能力,表现得不够善解人意,导致许多同学对其工作不认可。
(2)从初任教师发展的角度看,通常而言,初任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并且初任教师的决策与行为常常为一些不恰当的教师信念所左右。郭老师作为一名初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明显经验不足,并且抱有“教师是支配者”的教育信念,这些都导致师生关系的隔膜与紧张。
(3)从教学相长的角度看,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性、不确定性,总是不断地给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而问题意识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因此,我们可以说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通过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契机,成为教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案例中学生通过回答问卷的形式给郭老师反思自身提供了契机,这也必然推动郭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10题:

李老师经常担心自己班的学生会不喜欢她,这表明,她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学生阶段
  • D、关注自我阶段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