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统考)

面对"限塑令",书店推出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环保购书袋以提升书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还可以推出一系列其他环保时尚的文化产品,为书店营销带来新的热点和卖点。以下最能准确表述作者观点的是()。A、"限塑令"对书店来说是一次考验B、"限塑令"给书店带来了商机C、书店可利用环保购书袋拓展增加利润的空间D、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题目

面对"限塑令",书店推出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环保购书袋以提升书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还可以推出一系列其他环保时尚的文化产品,为书店营销带来新的热点和卖点。以下最能准确表述作者观点的是()。

  • A、"限塑令"对书店来说是一次考验
  • B、"限塑令"给书店带来了商机
  • C、书店可利用环保购书袋拓展增加利润的空间
  • D、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马逊网络书店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书店*,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网络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有()的优势。

A.可以看到一条一条的书目,不必花时间去翻阅

B.可以实现网上订购,迅捷方便

C.结帐方式灵活,可以采用网上付款

D.用网页可列出大量的书籍,传统书店不可能做到


参考答案:B, C, D

第2题:

因为电子书的盛行,顾客改变了消费习惯,很多书店经营困难。但书店通过卖书还能赚钱,是因为书店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还能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才能不断增进人情。

以下不符合上述文字意思的是( )。

A电子书的出现造成书店经营困难
B人们可以在书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C书店仍然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D书店除了卖书还经营其他业务


答案:D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文段中三句话依次对应A、B、C,只有D文段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D。

第3题:

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推出多次循环使用的环保购书袋以提升书店在读者心目中的形 象,还可以推出一系列其他环保时尚的文化产品,为书店营销带来新的热点和卖点。 以下最能准确表达作者观点的是( )。

A. “限塑令”对书店来说,是一次考验 B. “限塑令”给书店带来了商机 C. 书店可利用环保购书袋拓展增加利润的空间 D. 面对“限塑令”,书店可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化被动为主动


正确答案:D
题干强调的是面对“限塑令”商家可以采取的措施,D 项概括最为准确、完整。

第4题:

(一)①2007年12月3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主要试点为超市、集市以及农贸市场等消费集中地。“限塑令”实施的主要手段是购物袋收费,消费者对此褒贬不一,但这一举措在推动“限塑令”有效实施方面却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2014年5月,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本课题组展开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②第一,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与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4%的市民表示知道“限塑令”的实施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12.5%的市民听说过“限塑令”,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意义;其余3.5%则完全不了解“限塑令”。另一方面,83%的市民对“限塑令”持肯定态度,7.5%的市民持否定态度,另有9.5%认为“限塑令”实施与否无所谓。根据市民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支持程度也比较乐观,但仍有将近20%的市民对“限塑令”的颁布实施表示不理解。
③第二,“限塑令”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限塑令”颁布后市民行为的改变,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实施“限塑令”以后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农村集市、小商店等地方,商家仍然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相反,在城市,大超市基本上是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在超市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大小超市塑料袋的使用率不到30%,环保布袋的使用率却超过30%。
④第三,通过“限塑令”执行看市民环保意识。从访谈中得知,市民在超市不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是塑料袋有偿提供,这说明“限塑令”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作用不大。人们减少塑料袋使用仅仅因为收费,而不是因为了解塑料袋危害环境才主动减少使用。问卷调查中“您了解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吗?”一题的分析结果显示,对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了解的仅占1%;大部分市民对塑料袋危害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如影响市容市貌、不易分解等,但是当问及更具体的危害时,则纷纷表示不知道。实际上,塑料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会给人、生物、大气及土壤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目前对“限塑令”的执行应重在加强对市民的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⑤第四,公众对“限塑令”未来的展望。针对由商家赚取塑料袋销售利润这一问题,课题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90.5%的市民认为对于这笔费用应成立专门的基金应对塑料袋污染问题。我国目前在对待环保问题时,主要是政府财政在提供资金,缺少相应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若把塑料袋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事业、成立环保基金,将其返还到环保事业上来,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对于是否应该扩大限塑范围这一问题,47%的市民表示赞同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调查中还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反映出新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困难。以医院为例,“限塑令”的实施可能会给就诊者造成诸多不便另外,12%的市民表示目前尚不适合扩大限塑范围。在他们看来,“限塑令”实施以来,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7.5%的市民希望可以恢复以前免费使用塑料袋的制度。
⑥此外,调查结果显示,77%的市民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限塑令”的执行与监管力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民的环保意识已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巩固前期政策的成果并取得更大成就。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城乡“限塑令”实施状况比较
B.市民环保意识调查
C.“限塑令”实施情况调查
D.市民眼中的“限塑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标题选择。
文章手段介绍国家发布通知实施“限塑令”,但消费者对此褒贬不一。课题组为了了解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展开调查。②~⑥段分析了调查的结果。文章属于“总-分”结构,主要是通过调查得到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
A项“城乡比较”只在第③段出现,表述片面,故A项错误,排除。
B项“环保意识”只在第④段出现,表述片面,故B项错误,排除。
C项“实施情况调查”表述错误,此调查主要是了解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故C项错误,排除。
D项全面概括文章的重点,故D选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第5题:

今天,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实体书店一家家关张的局面,我们不仅发问:是实体书店这种经营模式已经落伍,还是图书真的不再为我们所需,抑或还有个中困惑?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图书经营的倾斜陆续实施,实体书店要发展,更要苦练内功,做出特色。国家有政策、出资金,经营者把书店当做一种营生去花心思,种种努力终将使全社会书香满溢。在微阅读、电子化逐渐引领风骚、纸质阅读渐行渐远的今天,即使网上书店时常以打折促销招揽顾客,但如果实体书店确能办出风格,相信成千上万的读书人还是会经常慷慨解囊以求精神食粮之补充,因为书店里的讲座和读者见面会,是网络商城无法提供的另一种享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未来时期内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会一直存在
B.面对竞争,经营者需要花心思去经营书店
C.实体书店需要国家支持,更需要做出特色
D.实体书店可以给读者无法替代的精神享受

答案:C
解析:
文段为分—总结构,由问句引出话题,即实体书店是否已经不为人们所需,而后指出国家已经采取政策发展实体书店,借此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最后引出重点,即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实体书店本身的努力,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C项是文段的意图所在。A项在文段中没有体现,B项是书店做出特色的一个过程,D项不是文段的主要意图。正确答案为C。

第6题:

在台北,真正撑起书店产业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诚品、纪伊国屋这类连锁书店,而是数量远超连锁书店的独立书店。这些独立书店中,既有全方位经营的综合书店,也有专卖某一领域书籍的特色书店。以公馆书店街区为例,在这里,既有台湾最大的二手书店,也有藏着无数珍本的老旧书店,既有专卖外文书籍的原版书店,也有专卖简体书籍的大陆书店。如果只有以上这几个种类,那也谈不上特别多元,但在这里,甚至有专注于性别理论的女性主义书店,专注于宗教理论的神学书店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确定的是:

A.台北的独立书店营销最有特色
B.台北是一个文化学者云集的城市
C.台北的独立书店种类非常丰富
D.台北的连锁书店进入发展瓶颈期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营销”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文化学者云集”无中生有,文段主体是“独立书店”,排除B项。C项“独立书店种类非常丰富”对应“这些独立书店中……以公馆书店街区为例……但在这里……专注于宗教理论的神学书店等”,符合文意。D项“连锁书店进入发展瓶颈期”无中生有,文段主体是“独立书店”,排除D项。

第7题:

“限塑令”难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原因很简单。首先,“限塑令”只是“限”而不是“禁”,同时,“限”的范围有限、处罚力度不明确等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其次,“限塑令”涉及政府多个部门,权责不明的结果往往造成“九龙治水”,导致“限塑令”难以真正落实。同时,市场上目前的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较高,公众环保意识没有明显提升,这些都加剧了问题的恶化。
以下对“限塑令”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限”的范围有限、处罚力度不够
B.涉及的政府部门过多导致权责不明
C.作为替代品的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较高
D.公众环保意识不强

答案:A
解析:
由“‘限’的范围有限、处罚力度不明确等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可知,文段说的是“处罚力度不明确”,而非“处罚力度不够”,A项表述不准确。故本题选A。

第8题:

对于小型书店来讲,既可以走专业书店的路子,也可以走综合书店的路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一)①2007年12月3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主要试点为超市、集市以及农贸市场等消费集中地。“限塑令”实施的主要手段是购物袋收费,消费者对此褒贬不一,但这一举措在推动“限塑令”有效实施方面却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2014年5月,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本课题组展开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②第一,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与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4%的市民表示知道“限塑令”的实施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12.5%的市民听说过“限塑令”,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意义;其余3.5%则完全不了解“限塑令”。另一方面,83%的市民对“限塑令”持肯定态度,7.5%的市民持否定态度,另有9.5%认为“限塑令”实施与否无所谓。根据市民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支持程度也比较乐观,但仍有将近20%的市民对“限塑令”的颁布实施表示不理解。
③第二,“限塑令”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限塑令”颁布后市民行为的改变,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实施“限塑令”以后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农村集市、小商店等地方,商家仍然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相反,在城市,大超市基本上是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在超市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大小超市塑料袋的使用率不到30%,环保布袋的使用率却超过30%。
④第三,通过“限塑令”执行看市民环保意识。从访谈中得知,市民在超市不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是塑料袋有偿提供,这说明“限塑令”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作用不大。人们减少塑料袋使用仅仅因为收费,而不是因为了解塑料袋危害环境才主动减少使用。问卷调查中“您了解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吗?”一题的分析结果显示,对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了解的仅占1%;大部分市民对塑料袋危害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如影响市容市貌、不易分解等,但是当问及更具体的危害时,则纷纷表示不知道。实际上,塑料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会给人、生物、大气及土壤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目前对“限塑令”的执行应重在加强对市民的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⑤第四,公众对“限塑令”未来的展望。针对由商家赚取塑料袋销售利润这一问题,课题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90.5%的市民认为对于这笔费用应成立专门的基金应对塑料袋污染问题。我国目前在对待环保问题时,主要是政府财政在提供资金,缺少相应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若把塑料袋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事业、成立环保基金,将其返还到环保事业上来,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对于是否应该扩大限塑范围这一问题,47%的市民表示赞同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调查中还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反映出新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困难。以医院为例,“限塑令”的实施可能会给就诊者造成诸多不便另外,12%的市民表示目前尚不适合扩大限塑范围。在他们看来,“限塑令”实施以来,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7.5%的市民希望可以恢复以前免费使用塑料袋的制度。
⑥此外,调查结果显示,77%的市民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限塑令”的执行与监管力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民的环保意识已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巩固前期政策的成果并取得更大成就。

文中课题组未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随机访谈法
C.实地观察法
D.实验调查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节查找。
根据文段第③段第二行“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可知文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排除A、C选项。根据文段第⑤段第二行“课题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可知文段采用了随机调查法,排除B选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第10题:

(一)①2007年12月31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主要试点为超市、集市以及农贸市场等消费集中地。“限塑令”实施的主要手段是购物袋收费,消费者对此褒贬不一,但这一举措在推动“限塑令”有效实施方面却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2014年5月,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限塑令”的态度与看法,本课题组展开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②第一,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与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4%的市民表示知道“限塑令”的实施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12.5%的市民听说过“限塑令”,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和意义;其余3.5%则完全不了解“限塑令”。另一方面,83%的市民对“限塑令”持肯定态度,7.5%的市民持否定态度,另有9.5%认为“限塑令”实施与否无所谓。根据市民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支持程度也比较乐观,但仍有将近20%的市民对“限塑令”的颁布实施表示不理解。
③第二,“限塑令”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限塑令”颁布后市民行为的改变,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实施“限塑令”以后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农村集市、小商店等地方,商家仍然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相反,在城市,大超市基本上是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在超市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大小超市塑料袋的使用率不到30%,环保布袋的使用率却超过30%。
④第三,通过“限塑令”执行看市民环保意识。从访谈中得知,市民在超市不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是塑料袋有偿提供,这说明“限塑令”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作用不大。人们减少塑料袋使用仅仅因为收费,而不是因为了解塑料袋危害环境才主动减少使用。问卷调查中“您了解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吗?”一题的分析结果显示,对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了解的仅占1%;大部分市民对塑料袋危害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如影响市容市貌、不易分解等,但是当问及更具体的危害时,则纷纷表示不知道。实际上,塑料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会给人、生物、大气及土壤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目前对“限塑令”的执行应重在加强对市民的环保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⑤第四,公众对“限塑令”未来的展望。针对由商家赚取塑料袋销售利润这一问题,课题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90.5%的市民认为对于这笔费用应成立专门的基金应对塑料袋污染问题。我国目前在对待环保问题时,主要是政府财政在提供资金,缺少相应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若把塑料袋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事业、成立环保基金,将其返还到环保事业上来,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同时,对于是否应该扩大限塑范围这一问题,47%的市民表示赞同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调查中还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反映出新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困难。以医院为例,“限塑令”的实施可能会给就诊者造成诸多不便另外,12%的市民表示目前尚不适合扩大限塑范围。在他们看来,“限塑令”实施以来,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7.5%的市民希望可以恢复以前免费使用塑料袋的制度。
⑥此外,调查结果显示,77%的市民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限塑令”的执行与监管力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民的环保意识已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巩固前期政策的成果并取得更大成就。

下面这段文字最可能位于哪两段之间?
通过比较还可看出,“限塑令”实施以来,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执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农村居民出门不自备购物袋的比例占到了35.5%,明显高于城市居民22%的比例。就总体来看,出门自备购物袋的居民比例仅为25%,大多数人还未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A.②与③之间
B.③与④之间
C.④与⑤之间
D.⑤与⑥之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语句填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说明前文已经比较了城乡居民对“限塑令”的实施情况。这段话主要是总结前文,得出结论:城乡居民在 “限塑令”的执行程度上存在差距。农村居民还未养成良好的习惯。文章只有第③段对比了城乡居民的“限塑令”实施情况,因此这段话应该接在③之后。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