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题目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35年12月,英国外交大臣与法国外长在巴黎会谈,拟定了“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冲突的共同解决提纲”,这个协定通称为()

A.白里安—凯洛格协定

B.霍尔—赖伐尔协定

C.张伯伦—达拉第协定

D.贝尔福—巴图协定


参考答案:B

第2题:

张伯伦在()年加入NBA


正确答案:1958

第3题: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希斯机场发表演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他幻想的“光荣的和平”来自于( )

A.《凡尔赛合约》

B.《四国条约》

C.《慕尼黑协定》

D.《大西洋宪章》


正确答案:C
C【解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其他选项的时间都不相符。

第4题:

张伯伦身高为()


正确答案:2.16米

第5题:

“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的代表是()

  • A、狄更斯
  • B、伍尔芙
  • C、奥斯汀
  • D、司各特

正确答案:A

第6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奧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 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 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人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答案:A
解析:
A [解析]注意所给时间:1932年。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为解除经济危机对本国的破坏,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得国家之间矛盾和摩擦尖锐 化。在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促成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B项是在 1935年;C项是在1933年;D项是在1936年。

第7题:

世界上最早对体育经济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可以说是()

  • A、英国的纽玛克特
  • B、美国的威廉.赫尔伯特
  • C、美国的张伯伦
  • D、英国的罗宾逊夫人

正确答案:A

第8题:

评论英国政治思想家斯宾塞的社会平衡论。


参考答案:

平衡论认为:哲学——关于变化的学问。(看法、做法)应用哲学——针对个人应用的大众哲学。应用哲学平衡论——新平衡论。研究事物发展如何趋向平衡的大众哲学。法国的孔德先生和英国的斯宾塞先生所主张的哲学方面的“平衡论”,亦称“均衡论”。这个观点主要是“把事物发展的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理论”。他们认为:平衡和渐变是正常的,不平衡则是反常的。(《哲学大辞典》同上。我们认为:平衡、渐变、不平衡和突变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考虑其正常与否,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依“准平衡”全方位看问题、相机而定,而不应只是从一个方面去考察。)
平衡论又称“均衡论”。指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把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主要代表为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用牛顿的机械力学和均衡律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宣称均衡不仅是运动、进化的必然性,也是运动进化的起点。平衡论把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绝对化,认为均衡、渐变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正常的基本状态,相反,运动、变化和发展则成了不正常的现象,而且这种渐变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平衡论否认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把相对统一绝对化,平均看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政治上,平衡论主张阶级调和,否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否认社会革命,是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只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事物内部有主要和次要矛盾之分,矛盾双方也有主次方面之分。
它们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事物的发展遵循着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循环不已的过程。所以说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坚决反对平衡论,反对机会主义的调和论和折衷主义。但是,平衡又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状态,积极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及其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平衡论的错误在于把相对的平衡绝对化。
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9题:

现在驻英大使馆的中国外交官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第一位女外交官傅莹,请问:她刚到达英国时携带的国书应递交给英国的()。

  • A、首相
  • B、内阁
  • C、女王陛下
  • D、外交大臣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指出:“张伯伦(1937年任英国首相)的“贡献”是,愿意考虑欧洲本身的领土变更,以加速对德让步的步伐。”张伯伦执政时期英国对德国的“贡献”有() ①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没有反击 ②德国吞并奥地利,平静接受 ③慕尼黑阴谋,出卖他国利益 ④对德宣而不战,错失良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