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题目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九品中正制产生于唐宋时期。()


参考答案:×

第2题:

唐宋八大家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 )


正确答案:×

第3题:

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正确答案: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第4题:

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

  • A、稻生长前期
  • B、稻生长后期
  • C、麦生长前期
  • D、麦生长后期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地区欲发展稻-稻-油一年三熟制,则该地区≥10℃积温需()以上。


正确答案:4800℃

第6题:

科举制产生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第7题:

有的学者认为,对偶婚制大约出现于我国的()时期。


正确答案:仰韶文化

第8题:

科举制产生于唐宋时期。()


参考答案:×

第9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开设了童子科。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体的复种方式()

  • A、稻麦两熟
  • B、麦-豆-稻
  • C、麦-稻-稻
  • D、油-稻-稻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