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史(统考)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A、加强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B、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D、加强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题目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 A、加强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 B、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
  • D、加强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到哪一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A. 1957年

B. 1953年

C. 1965年

D. 1961年


正确答案:A

第2题: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取得重大进展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A.鞍山

B.包头

C.武汉

D.北京


参考答案:A, B, C

第3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建设的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正确答案:A
A【解析】一五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建设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第4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是( )。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②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⑨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门类残缺不全、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状况,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初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5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服务体系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B,D
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制订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1953年5月14日,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重点转到基本建设上来”,安排总投资766.4亿元人民币。计划所规定的建设任务,于1957年底完成。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故答案为ABD。

第6题:

“一五”计划规定:在“一五”期间,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一五”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基础

C.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需要

D.加强了沿海重工业基地建设


参考答案:C

第8题:

()是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参考答案:威廉配弟

第9题: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属于这个时期的成就是(??)

A.原子弹研制成功
B.大庆油田
C.京九铁路
D.武汉长江大桥

答案:D
解析:
点拨: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应试解难:到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各项指标大幅超额完成。其中,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A、B、C三项均发生在“一五”计划之后。

第10题:

“一五”计划的完成,对()具有决定性作用。

  • A、制度建设
  • B、工业化起步
  • C、文化建设
  • D、社会建设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