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

大三学生小李最近找到社会工作者小宁,说自己很不开心,觉得上大学没意思,准备放弃学业,自己创业。小李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但遭到父母反对。他希望小宁能帮他说服父母。此时,小宁适当的做法是()A、权小李安心读书B、帮小李劝说父母同意他创业C、找来小李的父母一起沟通D、告诉小李不用考虑父母的感受E、帮小李分析继续学业和创业的利弊

题目

大三学生小李最近找到社会工作者小宁,说自己很不开心,觉得上大学没意思,准备放弃学业,自己创业。小李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但遭到父母反对。他希望小宁能帮他说服父母。此时,小宁适当的做法是()

  • A、权小李安心读书
  • B、帮小李劝说父母同意他创业
  • C、找来小李的父母一起沟通
  • D、告诉小李不用考虑父母的感受
  • E、帮小李分析继续学业和创业的利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下列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 )。

A.小张考试没有考好.他觉得自己真是太笨了

B.小张考试没有考好.他认为不是自己没仃学好,而是老师出的题太偏r

C.小李在街上丢了钱包.他很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而他的同学小张安慰他说只是那个地方太乱了,本来小偷就很多

D.小李考试没有考好.小张认为一定是小李平时不努力,而实际上小李最近家里出了点事.对他的情绪有些影响


正确答案:D
基本归因错误感知者倾向于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在因素的重要性。故选项D正确。

第2题:

小张说:“我今天没有迟到,小李迟到了”。小李说:“小王没迟到,小华迟到了”。小华说:“我们四人中至少有1人迟到了”。小王说:“小李说的对,我没迟到”。四人中只有1人说真话,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小王说的是真话,四人都没有迟到
B.小张说的是真话,小李迟到了
C.小李说的是真话,小华迟到
D.小华说的是真话,小王迟到了

答案:D
解析:
先通读题干可以看出,小李和小王同真同假,又四人中只有1人说真话,则两人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排除A、C。小李说的是假话,则小王迟到,小华没迟到,即至少一人迟到,排除A,则小华说的是真话,D正确。

第3题:

小李结婚五年,小孩两岁,婆婆和她住在一起,帮助她照看小孩。最近为孩子教育问题,婆媳经常争吵,婆婆赌气回了老家,小李只好暂时请假在家,照顾孩子。社会工作者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协助解决小李的问题,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

A.小李承认婆媳存在沟通不良的事实

B.小李认为婆媳沟通不良是个问题

C.小李愿意改善婆媳关系

D.小李反思自己的早期生活经验

E.小李觉得有能力处理婆媳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BCE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的问题的权利和义务;(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潜在能力。本案例中小李需要具有存在问题和解决能力层面的自我认识。

第4题:

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抱怨:“你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那么简单的东西学了一遍又一遍,总是记不住,可只要说起玩,他就来劲。”
小李运用再标签提问技巧帮助王女士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小李的下列提问中,
符合再标签技巧运用的是( )。

A: “你是说孩子对感兴趣的事很投入。是吗?”
B: “你是说孩子对学习很不上心.是吗?”
C: “你是说孩子总是想着玩.是吗?”
D: “你是说孩子管不住自己.是吗?”

答案:A
解析:
再标签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受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
改变受助家庭成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
积极的行为,A项符合。

第5题:

小李告诉社会工作者“我最近很烦啊,好郁闷啊”,这是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

A.对小李表现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B.让小李保持独立性,告诉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C.与小李进行初步接触评估他的问题,与其协商看他是否能成为自己的案主
D.倾听小李的烦恼,不评价,将自己置身于小李的处境中,从小李的角度体会和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接案。当求助者向社会工作者表现出自己的烦恼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通过与求助者的初步接触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看他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案主。接案,即是把有需求的求助者纳入个案工作的工作程序中。所以本题选C

第6题:

一位初二的女生向学校社会工作者诉说,因为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穿不起名牌衣服,班上一些同学不喜欢自己。她觉得自己没法跟这些同学相处,还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很不幸。社会工作者帮助她认识到其想法过于绝对化。该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是( )模式。

A.人本治疗

B.理性情绪治疗

C.危机介入

D.家庭治疗


正确答案:B
该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题中,初二女生对社会工作者所说的因为自己父母是农民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比,并且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很不幸。这位女生的感觉和情绪是由她的非理性信念直接引起的。所以,社会工作者帮助她认识到其想法过于绝对化,并要帮助她树立理性信念。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第7题:

大三学生小李最近找到社会工作者小宁,说自己很不开心,觉得上大学没什么意思,准备放弃学业,自己创业。小李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但遭到强烈反对,他希望小宁能帮他说服父母。此时,小宁适当的做法有( )。

A.劝小李安心读书
B.帮小李劝说父母同意他的选择
C.找来小李的父母一起沟通
D.告诉小李不用考虑父母的想法
E.帮小李分析继续学业与创业的利弊

答案:C,E
解析:

第8题:

小刘、小李、小冯三人在英语四级考试后自己估计:小刘说:“我肯定优秀”。小李说:“我肯定及格了。”小冯说:“我不可能是优秀。”成绩下来以后发现,他们三个人全猜错了,并且不及格、及格、优秀各一个。可见( )。

A.小刘不及格,小李优秀,小冯及格

B.小刘优秀,小李及格,小冯不及格

C.小刘及格,小李不及格,小冯优秀

D.小刘及格,小李优秀,小冯不及格


正确答案:C
他们三个人全猜错了,可推知小刘肯定不是优秀,小李肯定不及格,小冯可能是优秀,从四个答案排除A、B、D三面。正确答案为C。  

第9题:

一位大一的女学生向学校社会工作者诉说,因为自己长得不漂亮,班上一些同学不喜欢自己。她觉得没法跟这些同学相处,还觉得长得不漂亮很不幸。社会工作者帮助她认识到其想法过于绝对化。该社会工作者采用的是( )模式。

A、危机介入
B、家庭治疗
C、人本治疗
D、理性情绪治疗

答案:C
解析:
人本治疗模式涉及自我概念,即服务者自己的看法,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方式的影响形成的,而周围人在给予服务对象关心时总是附加一些条件要求服务对象迎合他的标准,这样服务对象自我概念的形成就会受到周围他人价值标准的影响。若依赖周围人的价值标准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与自己的真实需要发生冲突。

第10题:

(2017年)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他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是和朋友打牌,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和他分手。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改,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的提问是()。

A.“你的担心到底是什么?”
B.“你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
C.“你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D.“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答案:B
解析: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一是服务对象的优势二是服务对象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例如: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自己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问题持续的时间,频率和强度,问题的后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使用的方法等。所以答案应该是B。此题存在争议选项D,可以参看真题解析视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