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

关于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未成年人在被采取刑事措施后,依法应当取消其学籍B、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案例,可以公开审理和报道C、对被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分别关押D、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该保证其继续接受完成义务教育

题目

关于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在被采取刑事措施后,依法应当取消其学籍
  • B、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案例,可以公开审理和报道
  • C、对被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分别关押
  • D、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该保证其继续接受完成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预防重新犯罪。


参考答案:

(1)预防重新犯罪是指防止已经犯了罪的人重新实施犯罪行为。
(2)正确适用刑罚,发挥刑罚的特殊威慑作用。
(3)加强罪犯改造工作。
①说明政策与方法。
②改造工作中的综合治理。
(4)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教育和管理
①说明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过渡期的政策与措施。
②就业安置。
③帮助教育。
④管理。


第2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为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可以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以下属于社会帮教对象的是()。

A.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小胖
B.因不满16周岁免予刑事处罚的小海
C.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未成年人小虎
D.不满16周岁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小尧
E.不满16周岁被判处非监禁刑罚的小斌

答案:A,B,D,E
解析: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1)社会帮教。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对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
(2)权利维护。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3题:

关于监护人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供吃、住、穿、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

B、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C、保证未成年人接受学校科学、文化等知识教育,不能让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辍学

D、只负责督促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


参考答案:D

第4题: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  )的特殊预防工作。

A.教育人
B.挽救人
C.防止重新犯罪
D.惩治犯罪

答案:A,B,C
解析: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因此,本题选ABC。

第5题:

为了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公开审理是如何要求的?


答案: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第6题: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第7题: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

A.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报道
B.对未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C.对犯罪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D.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严厉教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除了ABC选项,还有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社会帮教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对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工作。权利维护是指: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歧视。故选D。

第8题: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


正确答案:√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第9题:

关于刑罚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
B.一般顿防,是指防卫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C.在刑事活动的不同阶段,对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侧重也应有所不同
D.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是预防犯罪的两种手段,二者之间是一种既独立又统一的辩证 关系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刑罚的目的
讲解:刑罚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刑 罚目的表现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前者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后者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特殊预防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即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 事责任的人。一般预防的对象不是犯罪分子,而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是刑罚目的的基本内容,是预防犯罪的两种手段,二者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其中一个方面予以侧重:(1)因刑事活动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即在刑事立法上重一般预防,因为此时的刑罚是静态的、一般的。它是向全社会昭示犯罪的刑罚后果,而不是针对具体犯罪和具体的犯罪人,因此,刑罚主要是为了威慑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在刑罚执行时应侧重特殊预防,因为刑法执行的对象是具体的犯罪人,行刑的目的就是要将受刑 —改造为守法公民,使之不再犯罪。在刑事审判中,则应当两个预防并重。(2)因犯罪人不同而有所侧重,即对累犯、惯犯等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分子,应侧重于特殊预防;对初犯、偶犯等再犯可能性不大的犯罪人,侧重于一般预防;(3)因犯罪种类不同而有所侧重, 对特殊、罕见的犯罪适用刑罚,要侧重于特殊预防;对常见多发性犯罪,则应侧重于一般预防;(4)在社会治安形势稳定、犯罪率较低的时期,要侧重于特殊预防;在社会治安形 势恶化,犯罪率较高的时期,则应侧重于一般预防。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第10题:

以下关于对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依法与成年人共同关押

B.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可忽略未成年子女意见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惩罚为主的原则

D.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可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D
解析:
A选项中,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B选项中,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C选项中,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D选项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